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9月1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区西部将崛起一座田园新城

发布时间:2015-09-18 07:57:34  

重点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生态宜居区、都市农业示范区、休闲度假

旅游区四大示范功能区

本报讯 (记者 滑清泉)政府审查、专家评审、征求意见……日前,《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该总体规划已履行完所有程序,将正式出炉。

总体规划履行完所有程序

据了解,20129月,省政府印发了《驻马店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市委、市政府及时成立了规划建设指挥部,设立了办公室,协调推进新区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201312月,为贯彻落实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全省城市新区统一更名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功能定位也进行了调整,更加突出城乡一体、产业融合、功能互补、统筹发展。

为科学编制《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市政府从17家国内外知名规划编制单位中,筛选出4家单位参与竞标。经专家评审和市四大班子集体讨论,最后决定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我市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1311月,市政府正式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先后在报纸和网站上进行了公布,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200多条,对示范区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采访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说,20141111,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委员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听取规划成果汇报,对规划进行评审论证,专家评审委员会原则同意该规划。

同时,市政协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对规划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经认真审议,原则同意该规划。20141225,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驻马店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其进行了审议。这意味该总体规划已履行完所有程序,将正式出炉。

打造北新农、中服务、南宜居三大功能片区

该工作人员说,规划旨在优化提升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城乡体系;培育一产与三产耦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乡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均等化;完善城乡生态网络,平衡保护与开发;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至2017年,中期规划至2020年,远期规划至2030年。

规划控制面积为354平方公里,东至铜山大道,西至驿城区胡庙乡、诸市镇西边界,北至驿城区诸市镇北边界,南至驿城区胡庙乡、香山街道办事处南边界。

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是以心灵驿站、田园新城为发展总目标,重点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生态宜居区、都市农业示范区、休闲度假旅游区四大示范功能区,并以此为支撑,努力打造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在我市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城乡一体化先行区。

该工作人员说,在示范区规划范围内,规划近期总人口规模为33万人,建设用地面积23.75平方公里;规划中远期总人口规模为82万人,城镇化率达90%,建设用地面积83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上,示范区将规划形成“两心三轴三片”的空间发展结构。“两心”即为高铁公共服务核心、先农湖景观核心。“三轴”为活力城市发展轴、美丽田园发展轴、城乡融合一体轴。“三片”则围绕北田园、南山水的自然特征和东城市、西乡野的建设特征,积极打造北新农、中服务、南宜居三大功能片区。

产业体系及布局方面,我市在示范区中部,依托高铁站布局高铁商务区,加快推进市商务中心区建设,发展金融、商务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创意研发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在示范区北部,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发展农产品展示与交易、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打造都市农业示范区。

在示范区南部,依托山、水、田、林、湖等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健康服务业等,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区。同时,利用示范区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