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两年完成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李小龙)日前,我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专项方案出台。《方案》要求,全面加快农信社改制工作步伐,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驿城区、西平县、汝南县、遂平县、泌阳县、上蔡县、平舆县等7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全力推进农信社向现代商业银行进军,着力打造一批标杆银行。
大力清收不良贷款。清收不良贷款是改制组建农商行的关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县区政府对本辖区内清收不良贷款工作负全责,县区长为总指挥和第一责任人,综合利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组织开展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专项活动,为推进农商行组建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做好优质资产置换和置换资产变现工作。各县区政府按照“真实有效、容易变现、价值公允”的原则,以土地、房产等优质资产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对置换的资产严格遵循评估程序,协调置换资产在申报筹建农商行前以市场方式变现,对变现存在缺口的,以现金方式足额补充;对手续不全、产权悬空、难以变现的置入资产,积极采取二次置换、现金回购等方式加快变现进度,切实保障农信社合法权益。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按照“立足本地、面向市场,平等参与、公平竞争,业主涉农、资质优良”的原则,引导农信社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快培育合格市场主体。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落实支持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的财税扶持政策,在处置历史包袱过程中发生的税费、行政性收费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权限范围内依法免收、减收、优先办理。支持农信社办理不动产登记。支持核销不良资产。允许农信社按照规定税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及其他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按照规定在税前申报扣除。支持农信社发展壮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引导农信社着力改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深挖自身潜力,改善业务经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经营管理机制。强化经营管理,大力组织资金,增强资金实力。充分合理运用资金,积极开展中间业务,不断扩大多元化收入来源;切实强化预算约束,合理控制成本收入比,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以发展战略和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快建立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组织系统内帮扶、运用农信社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农商行战略入股等措施,帮助落后机构改善经营,优化监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