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梁 帅
今年31岁的张海涛,是平舆县古槐街道办事处冯楼居委会张庄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农民,他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兔司令”。张海涛的言谈举止和办事风格无不显示出他是一个能干事、善谋事、能成事的创业者,谈起自己的“兔司令”来历,他感慨万千而又豪情满怀。
提起张海涛的养兔生涯,要从2011年说起。那年,张海涛在外地打工,他深深感受到在外漂泊的日子挣钱不易,消费还很高,尤其是放心不下已经年迈的父母。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涛从别人那里听说饲养兔子见效快、收益高,是个致富的好项目,便有了回乡创业自己当老板的想法。2012年,他毅然放弃了在大城市闯荡的生活,回到家乡在家盖起了兔舍,建了个家庭养兔场,开始了他的养兔生涯。
张海涛刚开始只饲养了100只獭兔。引进兔种之后,他起早贪黑,配种、打疫苗、接生,一心扑在兔舍里。可是,由于他不懂技术,对饲料、疫苗认识不足,种兔养到半斤重的时候,成活率只能达20%到30%,养殖技术上的缺陷,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凭借着勤劳肯干的韧劲,通过反复学习研究,同时和有经验的朋友交流,逐渐探索出了在提高种兔繁殖产仔量、缩短周期、提高成活率、定期防疫科学饲养、防疫要领等一套完整的科学养殖技术,张海涛也渐渐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土专家”。
有了技术做保障,加上勤劳肯干,2013年,张海涛在自家地里盖起了厂房,又从正阳、安阳等地引进400只种兔,利用兔子一月生一窝、一窝八九只的特性,在仅仅4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展起来3000多只幼崽,成活率达96%。种兔质量好,自然受欢迎,各地收购商纷纷前来洽谈,年纯收入十几万元。在挣到第一桶金后,张海涛继续投资,为兔舍安装翻斗料槽、自动饮水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努力把养兔业做大。
张海涛的养兔事业渐渐步入正轨,他养兔子赚钱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整个乡村,登门拜访、取经求教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也萌生了养兔的想法。走上致富路的张海涛,对养殖技术毫不吝啬,只要是来请教养殖技术的,他总是把“怎样选种、怎样配种、怎样繁殖、怎样配料、怎样防疫”等一系列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说:“我不怕别人发展起来,因为在一个地方整体规模大了,有影响了,销售就更不愁了。”
谈到今后的发展,张海涛说:“目前,我们的养殖规模在发展壮大,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开拓市场。同时,也想成立专业合作社,争取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带动更多的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