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转化科技成果
记者 王东红
9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现场,四川大学与平舆县产业集聚区签订了皮革皮具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技术项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河南丰润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秸秆能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项目,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与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签订了脱皮芝麻绿色生产工艺协议……
形势喜人,大会组委会的同志们深感辛苦没有白费。
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大会组委会继续安排了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加工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受邀,开展了农产品加工新专利、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信息发布和科企技术对接活动。经过征集,共征集到163家企业的技术难题和179项技术需求,向国内40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征集到了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685项,经过在大会官网上发布,有效促进了信息互通共享。经过科企对接,促成6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0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达成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意向79个,现场正式签约10个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项目。
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会场——市会展中心三楼,大会组委会设置了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区,40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400多项技术成果制成宣传板面,进行现场展示、推介,希望到会专家学者在现场积极进行宣传推介。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刘明国出席签约仪式时,语重心长地嘱咐参会企业代表珍惜机会,主动向技术及成果持有单位寻求生产技术支持和项目对接。“科企对接意义重大,能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难题和需求,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转化、推广和应用的必然选择,更是科研单位形成从企业需求中再到企业应用中去、从需求向研发‘反弹琵琶’机制的有效路径。”他说。
据悉,近年来,利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通过科企对接,我国促进了“产学研用”联盟的构建,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促进了产业的整体升级。
省新华书店力推“互联网+农产品”
记者 王东红
9月5日11时35分,我市会展中心一楼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主食加工业展示区内,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管曹银娜领着几位同事,正在抓紧布展来自河南省18个地市的参展精品特色农产品。
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历经17年的不断创新,已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4A级展会,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品牌化程度逐年提升,逐渐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云书网是依托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资源优势和省新华书店深厚的行业底蕴,刚刚创建的我省规模最大、服务网点最全、功能最完善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也是省财政厅、省商务厅重点支持的本土电商平台。它以“互联网+农产品”等时代用户个性化、多样性需求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此次参展,省新华书店对盛会寄予很大期望,在主食加工业展示区、境外企业展示区、产品贸易区要了多个展位,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展示形象、推介平台、开展贸易,把我省的精品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曹银娜4日下午和同事赶来,立即投入紧张的布展工作中。她三个展区来回跑,指点布展,处理事务,不时给领导电话汇报工作进展。主食加工业展示区要着重优中选优布展全省18个地市的重点特色农产品,产品贸易区要着重布展来自全省126个市、县的精品特色农产品,境外企业展示区着重布展来自德、英、法等18个国家的优质商品。
带来的百十种德、英、法等国家的优质商品刚摆上一半,提前参观的一些客商就留步询问、有意代理,曹银娜和同事忙得不亦乐乎。更有一些市民听介绍这些精品特色农产品实行低价优惠,立即跃跃欲试,准备大购特购。
平舆白芝麻香溢中原
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刘先莉
“芝麻油、芝麻酱、芝麻盐、炒芝麻、脱皮芝麻、水洗芝麻,品种这么多,没想到小小芝麻能有这么多种做法,真是长见识了!我要带回去几样给家里人尝尝。”9月6日上午,前来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湖北客商张先生,在平舆县产品贸易展区看到琳琅满目的芝麻加工产品时感慨地说。
平舆县是古老的芝麻之乡、国家白芝麻实验推广种植原产地保护基地,芝麻加工历史悠久。为迎接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驻马店市召开,平舆县着眼自身农产品优势,精心组织芝麻加工企业参会参展,用小小芝麻搭建起与外地客商交流的平台。本次参展的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是集科、农、工、贸于一体的专注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注册的“阿诚”牌系列芝麻产品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金奖。平舆县平皇精制小磨油厂,其产品于2002年在北京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2003年被河南省认定委员会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顺利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现在人们都追求健康饮食,芝麻系列产品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延缓衰老、保护血管、润肠通便、减轻烟酒毒害、保护嗓子等药用价值,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迎接这次盛会,我们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加班加点生产,以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平舆康博汇鑫油脂有限公司参会工作人员高兴地说。
“悦生合”备受客商追捧
记者 闫海峰
9月5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的“悦生合”系列产品一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就引起了参会客商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展台咨询、洽谈,大家都对合作前景充满期待。
记者在河南懿丰油脂有限公司的特装展位上看到,70平方米的展位上,“悦生合”菜籽油系列产品摆放整齐,工作人员正在向客商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一位参展客商听了产品的介绍,很是高兴。他说,这种菜籽油的非转基因双低菜籽原料、低温鲜榨工艺、亚油酸与亚麻酸的黄金比例、高烟点少油烟的烹饪效果,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该公司坚持“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健康食用油”的经营理念,依托本地及其他原料基地提供的优质原料,从建厂以来一直生产原生态、绿色、健康的非转基因压榨双低菜籽油等食用油,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主要生产和销售“悦生合”牌双低菜籽油和小白沙花生油等系列产品40多种,是河南省最大的双低菜籽油生产企业。
该公司负责人在展位上向客商表示,将秉承“肩健康使命、铸百年品牌”和“产业报国、造福社会”的企业文化不动摇,致力于开创中国双低菜籽油第一品牌,将“悦生合”双低菜籽油打造成为“中国家庭健康核心用油”。
新型高端农机抢眼球
记者 代建新
9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开幕后,在农业机械展示区,众多农民朋友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会人员对展出的新型农业机械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向服务人员了解新型农机的用途、功能和购机优惠政策,有的甚至登上驾驶室深入体验新型高端农机的性能。
一位来自正阳县的农民朋友围绕农机展示区仔细查看了一个多小时,对新型高端农机耕地、秸秆打捆、小麦收割等机械表现出极大兴趣,对看中的农机详细了解性能、价格和购机补贴政策,希望能在展会期间购回高端农耕拖拉机和秸秆打捆机。
来自汝南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对展示的新型粮食烘干机械设备兴趣浓厚,他围绕高大的设备转了一圈又一圈,仔细查看设备结构和工艺流程,边看边对这种新型粮食烘干机械设备赞不绝口,并不断向工作人员咨询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条件,购买的欲望溢于言表。
据农机展示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9月5日至6日这两天,前来查看咨询农机的农民朋友有近200人。他表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高端农业机械越来越受欢迎。
让优质海南农产品走向全国
记者 闫海峰
“本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上,海南代表团有5家企业参展,参展单品近300种。”9月6日,参加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海南代表团参展企业负责人符家展说。
符家展说,由于地理位置优势,海南热带作物物种丰富,盛产芒果、菠萝、槟榔、椰子、香蕉等。此次参展的鸿琛、椰芝岛等企业都是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海南鸿琛工贸有限公司是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食品专业生产企业,以海南丰富的海洋资源、热带水果和土特产品资源为依托,生产海产食品、休闲、旅游食品、土特产品。“鸿琛”品牌连续多年被评为“海南省著名商标”。
此次该公司展出的海产食品,备受参展客商关注。符家展介绍,我国消费者普遍喜欢海产食品,天然、营养、方便、美味、新鲜的海产食品已逐渐成为时尚,各类海产休闲食品颇受欢迎。此次参会的目的,就是通过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个平台,让海产食品、热带作物等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岛外,走向全国。
谈起对驻马店的感受,他说,驻马店这座城市有许多地方和海南省海口市相像,是比较容易融入的城市,感觉很亲切,以后还会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寻求更多的商机,并多多宣传驻马店。
老外盛赞上蔡“百年磨”
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孙小辉
“石头磨能生产出这么好吃的干豆腐,实在是太神奇了!”9月6日,在上蔡县展示展销区,来自印度的客商赫里尼克·多尔在品尝上蔡“百年磨”干豆腐条后,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连声称赞道:“味道真是太奇妙啦!好吃!好吃!”
“百年磨”干豆腐由河南百年磨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该公司所有产品均选用天然大豆,利用传统手工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不添加任何调味料,辅以现代高科技杀菌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品质上乘。其特点为色正味厚,筋道柔韧,自然醇香,回味悠长。
目前,该公司在生产本味干豆腐的同时,还根据市场需求,相继开发出枸杞、红枣、山楂系列干豆腐产品,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养生食品的需求。
悠悠百年磨,浓浓故乡情。上蔡“百年磨”产品起源于上蔡民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赫里尼克·多尔自2008年来中国后,一直从事国际贸易,尤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百年磨”的传统文化让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以“百年磨”开发出来的系列产品,对印度这些崇尚素食主义的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他告诉笔者,要把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带回印度,让印度人了解中国历史,品味上蔡传统文化。最后,赫里尼克·多尔与河南百年磨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身着民族服装的参会企业服务人员令人耳目一新。记者 张 朝 摄
客商在了解农用无人机。 记者 吴 波 摄
综合展厅内人流如织。 记者 李凤岭 摄
市消防支队官兵在会场保驾护航。 记者 吴 波 摄
参会企业的产品造型独特。 记者 张 朝 摄
参会的境外客商在展区参观。 记者 张 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