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劭
摇篮
一曲响彻神州的《竹沟颂》唱道:“伏牛山,桐柏山,竹沟(那个)就在两山间。英雄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抗日的指挥部,屹立在中原。竹沟的历史多辉煌呀,小延安的美名天下传。”
1938年2月,党中央派彭雪枫到竹沟主持工作,他创建了教导大队,向新四军干部战士讲解《抗日游击队的战略战术》,为抗日战争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和三师、七师的两万多名将士,先后从这里杀向敌占区,鏖战黄淮、江汉。这里培养造就出新四军这支拯救民族于危亡、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铁军。
在竹沟中原局一座低矮的小屋里,八仙桌上一盏油灯彻夜长明,刘少奇在灯下深思熟虑,通宵达旦,修订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举世名篇,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想。于是,一个又一个彭雪枫、李先念、张震这样的优秀党员,在竹沟这座熔炉里冶炼淬火后,勇敢担负起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英勇杀敌,威震敌寇,抛头颅洒热血,成为抗日救国的中流砥柱、民族的脊梁。竹沟,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在抗战烽火中丰富发展的摇篮!
“鄂豫皖边一火种,星火燎原气势雄。革命创举惊天地,红色竹沟留美名”。这里是一座辉煌的军政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101名将军,为新中国培养出省部级干部80人,走出了共和国两位主席。
啊,竹沟,世世代代景仰的革命摇篮!
几座小屋,指挥逐鹿中原
青砖斑驳,墙体脱落,瓦舍矮小昏暗。这几座经年累月风雨剥蚀的小屋,挺立在豫南群山与华北平原接合部的要冲,将无数朝拜者的心灵震撼!
当一枚枚红色箭头,在小屋矮小的木桌上绘出,一支支怒发冲冠的雄师健儿,扑向沦陷区,冲向敌寇亮剑——搏杀淮汉、饮马长江、驰骋烽火连天的大平原鏖战。就是这几座简陋的小屋,爆发出胜似无数个原子核裂变的能量,成为当年逐鹿中原、经络中原的神经中枢。
啊,辉煌的小屋,彪炳千古的小屋!
那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张震上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三峡建设总指挥时重回竹沟,他不住星级宾馆,却睡在小屋里当年睡过的小木床上,彻夜难眠。是几十年日思夜想重回战地的一桩心事如愿?是重温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土地与种子的情意绵绵?还是追思战争年代的革命传统,该怎样代代传承、弘扬久远?
正值清明,翠竹葳蕤,杜鹃火红,松柏满山吐绿,桃李遍地芬芳。拜谒的人流如潮,朝圣这“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小小指挥部。当年无数英烈洒下的热血,已化作满山遍野的红杜鹃。前辈开创的事业,像大平原四月的油菜花海、五月的万里麦浪,遍地金黄!
啊,竹沟圣地的小屋,中国革命历史上令亿万人仰视的一处灿烂星座!
火红的石榴花,开在人民心中
石榴树扎根沃土,伟人当年亲手种。沉冤昭雪英灵在,护佑榴花年年红。
在竹沟刘少奇故居的窗前,一棵石榴树刚经过雨水的浇灌,又吐出密密匝匝的新芽。无数的瞻仰者与石榴树合影留念,伟人走进亿万人民的心中!
1939年1月,化名胡服的刘少奇主政中共中央中原局走进竹沟,深入发动群众,建立武装组织,播洒中原抗日的革命火种。那天,刘少奇走近一位正植树的农民汉子,在一起劳动中询问年年的收成,关心温饱饥寒,描述穷苦人翻身做主的远景。临别, 动情的汉子将一株石榴树苗送给了他,愿人民革命的事业像石榴树一样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领袖刘少奇,将人民的厚爱、期待——赠送的石榴树苗,植在中原局的小院里,浇灌培土,精心养育,迎来了石榴花开朝霞红。
“文革”浩劫,是非混淆,人妖颠倒,刘少奇蒙冤屈死监狱,这棵石榴树也噩运难逃。造反派将石榴树连根拔起“再踏上一只脚”,诅咒它快快死掉。当年赠送刘少奇石榴树苗的那位竹沟农民冒着风险,偷偷剪下这棵石榴树的一枝嫩条,埋在自家院内精心培育。他坚信人民心中有杆秤,丰碑在民间,历史不会改变。几年后,这枝嫩条奇迹般地长成一株年年花开火红的石榴树。
如今,这株石榴树移植在刘少奇故居窗前已数度春秋,神话般枝繁叶茂,年年花开云锦,硕果累累。
为人民的幸福事业建立功勋的人,千秋传颂,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中原局的石磨石碾
在竹沟中原局供给部的小房子门前,留存着当年使用过的石磨石碾。部长拉碾碾米,书记推磨磨面。同盛一锅稀粥,将士同甘共苦;同吃一样窝头,肝胆相照日月悬。粗茶淡饭,滋养了中原局抗战指挥部的军政首长;五谷杂粮,从这里源源送往抗日的前线。
供给部的石磨石碾,当年日夜不停地旋转,养育了“拂晓剧团”、“孩子剧团”。他们从这里出发,挺进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将大中原抗日军民的战斗激情点燃。身背干粮,怀揣炒面,两万将士在石磨石碾身边整装集合、列队出征,成为射向日寇的一支支利箭。
啊,中原局的石磨石碾,昼夜撞击出抗战的星火,从竹沟燃遍辽阔的中原!
而今,拜谒献花的人群摩肩接踵,面对为挽救民族危亡立了大功的石磨石碾,前来参观的众多仰慕者心中有何盘算?对于每一个从政者、每一名党员干部,该怎样远离灯红酒绿、山珍海鲜?该怎样拒绝美色的诱惑、不洁的金钱?
众人说,只要发扬当年书记推磨、部长拉碾的作风,共产党的本色就不会改变,人民的江山就能永固千年!
石磨圆睁着一双锐眼,它洞察着每一个来者,洞察着天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