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第十八届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系列评论之六
更加注重信息化运作
本报评论员
会展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会展的各个环节,会展信息化的实施是为会展举办方、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提供信息交换及互动的平台。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展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展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展会整体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个功能完备的展会网上信息化平台,不仅代表着展会的品牌形象和管理需求,更代表着展会综合竞争力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水平。
更加注重信息化运作,就是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展会的各个环节,利用专业网站等为参会者提供信息交换和互动的平台,延伸服务、放大成果,不断充实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信息,使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会前、会中、会后成为永不落幕的会议。
要深刻认识信息化办会的重要意义。信息管理的现代化,需要做到人才建设和机构建设的完善、技术全面、硬件过硬,同时,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当前,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突破时空限制的资讯传播能力和方便快捷的即时商务服务功能,成为公众获取资讯及服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对展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要把展会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增强对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办会水平,发挥其对推动行业进步、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要以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决定成败,信息化是展会提升管理、优化服务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拓展了服务内涵。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平台在展会市场推广、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将信息化进一步运用到展会宣传、运营和商贸活动中,让信息化平台真正成为中国农加工洽谈会重要的贸易平台及展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的信息交流窗口,提升展会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参会企业客商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
要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技术投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信息化已成为展会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我们不仅要看到展会网络信息化平台资讯发布的作用,更要看到网上信息化平台对展会品牌塑造、商务服务、客户支持和数据采集管理等功能,加大对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大胆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建设高水平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信息化平台。
展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反映了展会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对展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我们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信息化水平,深化信息服务,以信息化更好地打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综合竞争力,使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在会前、会中和会后成为永不落幕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