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孙小辉 文/图
王有德近照。
夏秋之交,地处周口、驻马店交界处的上蔡县朱里镇广袤的田野里,玉米已有一人多高,一条条乡间水泥路掩映其间,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平原村庄。抗日老兵王有德的家住在距离朱里镇6公里的柏庄村委小王庄,一个两层楼的农家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
已经90岁的王有德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将近一米八的个头,说起话来,声音如洪钟。
商水雷坡战役消灭日军50多人
王有德思维清晰,说起抗日的经历,滔滔不绝。
王有德说,1941年冬,为躲避国民党军队抓壮丁,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就主动投靠表叔赵克静所在的地方团。赵克静是个连长,更大的官是个陕西人,姓霍,大家都叫他霍司令。这个地方团,是打鬼子的部队。
1942年5月份,麦子还没有成熟。据可靠探报,从周口方向过来一小股日军。霍司令就带着200多人和充足的枪支弹药,决定和鬼子大战一场。由于事先计划不周密、经验不足,此次围剿,部队不仅没有杀死鬼子,自己人还伤亡8个。
3天后,霍司令把赵克静及部队有关人等叫到一起,开了“杀鬼会”,研究怎样打鬼子。经过周密部署之后,王有德他们就埋伏在周口商水县城西雷坡村的麦田里,等待鬼子进入埋伏圈。等待,耐心地等待,一连等了好几个小时。忽然,一个声音传来:“打!”王有德所在的地方团200多人拿起枪就对着日本鬼子开了火。
一阵炮火连天过后,50多名鬼子全被歼灭,部队完好无损,还缴获了步枪50支、轻机枪1挺、60炮2架。说到这里,王有德激动地站了起来,握紧拳头说;“这一仗,真是痛快极了!平日里小鬼子那么嚣张,无恶不作,欺辱咱中国的老百姓,我恨不得杀他几百个鬼子,为咱中国人报仇!”
邯郸北站截获日军6车皮物资 全歼日军小分队20多人
雷坡战役之后将近一年,王有德所在的地方团奉调向北转移,一路开拔到豫、鲁、皖三省交界处的虞城县,后又乘小木船过黄河到河北邯郸。途中,部队着便衣化装成老百姓,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在邯郸,我们打了个漂亮仗,一下子截获了日军6车皮的物资。”时隔70多年,王有德记忆犹新。那一天,部队打探到,有一辆日本军列将运送物资到南京,要路过邯郸,部队决定拿下这辆军列。
“我们先把道木堆在铁路上,然后就隐蔽在周围。日军不知道我们设有障碍,等火车一到,我们就打他个措手不及。” 王有德说,“我们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就知道火车越来越近了,所有的战士心提到了嗓子眼,又是一场恶战啊!”
日本军列看到前方有障碍,只得缓缓停靠。这时,只听赵克静一声令下:“先拿火车头!”经过一阵扫射,火车司机被击毙。由于王有德人高马大,连长派他去查看火车厢里是否有鬼子。谁知王有德刚站起来,敌人的子弹就打了过来,穿透了他的大腿,当时血流不止,见此情形,连长叫医务兵把他送到了医院。
后来,战友们告诉王有德,火车上都是运输兵,一共一个小分队,有20多人。此次战斗,共截获日军计划运往南京的6车皮被服、粮食等物资。
“当时在医院里,听说之后特别高兴。血没有白流!这些物资我们后来都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王有德说。
“抗美援朝时和邱少云在一个连”
王有德说,他所在的地方团后来被编入国民党的部队,1947年底加入共产党的部队,被编入19兵团65军193师侦察连,兵团司令员是杨得志。后来,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多次战斗,由于表现突出,王有德被任命为班长。1949年8月,王有德在兰州马家山同马步芳、马鸿逵的部队作战时,荣立一等功。1950年10月,他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其间参加了上甘岭等战役。
“在朝鲜时,我和邱少云分在一个连。”说起战友邱少云,老人显得格外激动,“邱少云那可是真正的英雄!听战友讲,当时美军的燃烧弹就落在邱少云潜伏的草丛附近,但为了不暴露目标,他硬是咬紧牙关,趴在草丛里纹丝不动,任凭烈火烧遍全身。他忘我的牺牲精神极大鼓舞了部队士气,当晚部队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敌军。现在听说有人诋毁英雄邱少云,这真让人痛心啊,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
“现在生活好,多亏共产党的领导”
柏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洪臣介绍,王有德虽然已90岁了,村支部每次召开党员会商讨村里的事务时,他都是带头参加,从不找理由请假、缺席,并且不让人接送。村里的公益事业,他都动员子女积极参加。
“小时候,俺爷、俺爹两辈人给大地主当长工,家里很穷,吃不饱、穿不暖,是共产党解放了穷人,让穷人翻身做了主人。如今,咱老百姓吃的、穿的、住的都好,多亏共产党的领导。”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四世同堂的老人乐呵呵笑了起来。
人物档案:王有德,男,1925年农历二月初三出生,上蔡县朱里镇柏庄村委小王庄人,1941年参加地方武装抗日,1947年1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19兵团65军193师侦察连班长,1948年4月入党,1949年兰州战役荣立一等功一次,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5月复员回乡后,担任大队(村)民兵排、连长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