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质量监管
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本报讯 (记者 马国省)今年初以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现场抓标准、监督抓机制、人员抓培训”的总体思路,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严格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形成建筑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有效促进了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稳步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该站共监督在建工程939栋,新办理质量监督手续138栋,竣工工程主体合格率达10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该站监督的工程荣获“省优质结构奖”3项,“省文明工地奖”5项,“天中杯奖”9项,“市优质结构奖”31项,“市文明工地奖”30项。
保障性住房重点工程项目监管工作稳中有升。保障性住房工程监管作为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责任制,加大管理力度,杜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该站对辖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共检查13次,检查10项25幢单体工程,下发质量整改通知书12份、安全整改通知书12份。该站重点检查了混凝土砌体外观质量、成品保护,并对现场钢筋、混凝土、砂浆强度进行了抽测。针对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该站与相关参建单位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按照省住建厅相关文件全面推行质量标准化,有效提高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降低了质量通病的发生,未发生一般及较大质量事故,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
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该站加大对建筑原材料监管力度,严格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程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进行进场见证复验,不定期开展建筑材料的专项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建筑原材料质量合格。按照有关要求,该站成立检查组对辖区内在建工程进行原材料抽检,共抽查在建工程198项,抽检钢筋364组,抽查施工企业原材料记录及台账142项、钢筋加工机械设备174台,排查市中心城区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15家、县区14家,收到施工企业承诺不使用钢筋瘦身设备和不合格钢筋承诺书66份。
商品混凝土质量和检测机构的监管落到实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来抓,该站一直以来认真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不定期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抽查和检测,确保我市工程质量在关键环节上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初以来,该站共对10家商品混凝土企业和4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落实整改。
工程质量投诉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工程质量投诉关系到百姓的利益和社会稳定,该站对此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当前工程质量投诉工作在新形势、新难点下存在的问题,设立专人管理,要求从接件到处理,依照“以人为本、服务用户”的原则,制定完整的投诉工作流程,使工程质量投诉更合理、更方便、更透彻,真正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确保民众“投诉有门、投诉有果”。
建设工程质量两年治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站按照相关要求对市中心城区在建工程进行拉网式检查,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化要求,主要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和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等方面内容。一是全面落实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二是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三是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监理机制;四是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五是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六是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质量意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履行各自质量责任。该站以日常巡检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市中心城区在建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采取现场检查、抽测结构、查询资料、询问责任人等方式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活动。该站共检查房屋在建工程95项,下发整改通知书132份、局部停工通知书4份、不良行为告知书24份、行政执法督导书5份。该站要求相关责任单位认真限时整改落实到位,确保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再上台阶。
市政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今年我市市政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该站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对市政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施工资料、施工图审核、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和施工现场原材料检测报告等,加大监督抽查频次,对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监督,解决施工中疑难问题,把住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确保市政工程质量。该站共下发整改通知书26份、不良行为告知书1份,目前均已整改回复落实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