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7月24日,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引领,对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要求,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进行部署,旨在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做,以法治建设的扎实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推进“四个驻马店”建设,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规则是最大的共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现代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具体到一个地方,法治环境是政府管理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是决定地方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践经验深刻表明,哪里的法治环境好,生产要素就向哪里汇聚、人才资源就向哪里集中,发展强势也就在哪里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又一次伟大历史转折,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执政能力,都必须依靠法治、强化法治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扎实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执法、司法及法治宣传教育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力促进了现代化建设。但同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新要求、党和人民事业新发展、人民群众新期待相比,我市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当前,我市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新阶段,法治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用好法治方式,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发挥好法治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地方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我市法治建设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到2020年,法治信仰普遍树立,地方立法稳步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有效提升,依法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执政兴国,重在法治;富民强市,重在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积极作为,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市的伟大实践,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