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付明 文/图
彭德川和爱人近照。
近日,我前去采访抗战老兵彭德川。为了不打扰他的生活,我事先给彭德川的小儿子打了电话。他表示我可以下午去他们家。怀着崇敬和忐忑的心情,几经周折,我终于到了位于驿城区团结路公路局家属院彭德川的住所。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他会是什么样子,英雄的容颜上留下了怎样的历史刻痕。
到了小区门口,为了不打扰彭德川的生活,我又一次给他的小儿子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彭德川的女儿,表示我可以上去。站在门前,这户住着英雄的人家显得很普通,和旁边的任何一户没有区别。
开门的是彭德川的女儿。她热情地把我让进了屋子,也许住在一楼的缘故,室内有些黑暗。客厅正中靠窗户的沙发上,一个精神矍铄的长者微笑地看着我,我想他一定就是彭德川了。我马上以军人的方式(行军礼)向彭德川问候。我想在彭德川面前,一个军礼胜过千万句话语,因为它代表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我在彭德川旁边坐下,彭德川十分健谈,话语十分流畅,记忆也十分清晰。
彭德川,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彭家畈,他七岁上私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刚刚毕业于民众学校的彭德川参加了湖北省组织的农民赤卫队,1938年改编为武工队,1939年又改编为安陆独立营。彭德川去了营部通信排,半年后又在营部军校进行了三期医学和军政培训,1940年至1941年抗大分校第一期毕业年后,彭德川在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领导的鄂皖抗日根据地,负责救护与日军作战负伤的前线伤病员。1942年日本鬼子扫荡大悟时,彭德川在湖北黄冈四兵站医院任护士长,当时医院收治的伤病员有好几百人,同年8月,又调到40团卫生队任护士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川告诉记者,抗战时,他所在的卫生队曾和刘少清带领的特护一团相互配合,在长江南岸消灭伪军一个师后,又在黄冈消灭日本鬼子一个队,打死十几人,并活捉了鬼子队长。
时光飞逝,如今的彭德川已是90岁高龄,但能清晰地记得他负伤的那一仗。“那是
此后还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彭德川回忆说,参加抗战8年到底打过多少次仗,无法统计,只记得有时一天就要打几仗,有时每天要收治几个伤病员。
彭德川是和爱人一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既是夫妻又是战友。采访结束时,彭德川拿出了几张当年的照片,照片上的彭德川身着戎装、英俊挺拔。彭德川的爱人也欣喜地拿出早已泛黄的她和丈夫抗美援朝时的相片给我看。薄薄的几张相片,代表的却是老人一生难忘的经历和荣誉。为了不过多打扰彭德川休息,我决定离开。彭德川站起来和我握手并给予我一个军礼,而我也再次用军礼表达了对老兵的无限尊崇。
人物档案:彭德川,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彭家畈,男,1937年参加湖北省组织的农民赤卫队(1939年改编为安陆独立营),1939年在安陆独立营通信排,1940年至1941年在鄂皖抗日根据地负责救护伤病员,1942年在湖北黄冈四兵站医院任护士长,同年8月又调到40团卫生队任护士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