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司 文/图
图为朱冠英之子朱德喜手捧父亲的遗像缅怀父亲。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只有7岁,一年多之后,悲愤交加的母亲也去世了,由婶婶把我抚养成人。”日前,上蔡县杨屯乡杨仕位村78岁村民朱德喜眼含热泪忆起往事:“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给许多像我一样的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历史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朱冠英(1907~1944年),上蔡县杨屯乡杨仕位村人。19岁时从军于冯玉祥部十二军二十二师六十四团。因作战机智勇敢,被提拔为机枪连连长。1944年春,他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在河南襄县作战失利,经中共许昌地区党组织帮助联系,朱冠英与上蔡同乡高培显一起,脱离囯民党部队投奔新四军,被整编为新四军独立旅第五大队。高培显任大队长,朱冠英任副大队长。同年农历腊月二十五,由于叛徒告密,日伪军千余人突袭第五大队驻地——上蔡杨屯乡陈法寨村,为掩护老百姓安全撤离,高培显、朱冠英组织官兵顽强阻击日军,次日晨,在高培显牺牲后,朱冠英指挥官兵继续战斗,傍晚时分,因弹尽而身中数十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
“我一定会继承爷爷的战斗精神,像他老人家那样,忠诚报国,担当为民,担负起新时期军人的职责使命。” “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在兰州某部服役的上校军官朱剑专程赶回家乡上蔡,走访爷爷当年的战斗经历,缅怀爷爷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