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文明的城市,首先要有文明的人。作为城市的主人,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支撑与基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是每个公民在实践中感悟文明、理解文明、实践文明的自我教育活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是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目的所在,城市基础条件的改善,宜居宜业环境的提升,能够有效服务和保障市民安居乐业,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突出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就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就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就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在我们身边,随地吐痰、闯红灯、上下公交车插队拥挤等不文明现象还在一定程度存在,这恰恰反映出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说明城市的文明程度亟待发育和成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要把增强市民道德水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放在与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同等重要的位置,紧紧围绕市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全面规划城市市民素质建设,大力开展市民素质教育和引导活动,构建切实有效的市民素质教育体系,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创建工作全过程、贯穿到创建活动各方面,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市民文明素质、文化素养提升,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果,通过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要从市民自身做起。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每一位市民都是主人,都责无旁贷,都要积极参与。要通过教育引导、活动推进等措施,强化“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理念升华,形成全民齐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培养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广大市民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向陈规陋习说“不”,向不文明行为告别,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逐步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努力实现城市发展与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步提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四个驻马店”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全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文明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市民文明素质逐渐提高、城市文明不断生长发育、社会文明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