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1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四市振兴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5-06-12 08:15:10  

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四市振兴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驻马店市老促会学习考察组

201547

为了学习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工作经验,探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申报审批情况,市老促会会长欧阳忠宽、副会长傅全华率领确山、泌阳、驿城区三县区老促会会长等8人,于31624日到安徽省六安、湖北省黄冈、河南省信阳和南阳等大别山老区4个市进行了考察学习。我们每到一市都选择一个县进行重点考察。考察内容涉及当地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扶贫开发、产业集聚区等,并与当地党政领导及老促会领导进行了座谈,收获颇丰。特别是通过对革命先辈故居和革命纪念馆的拜谒,使大家受到了一次革命老区精神洗礼,对老区广大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家感到这些兄弟市不仅弘扬了革命老区精神,更是意气风发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到处呈现出活力四射、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一、总体情况

 

我们所考察的4个老区市,总体而言都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就2011年全国扶贫纲要认可的特殊连片治理县,安徽六安市3个,湖北黄冈市6个,我省信阳市6个、南阳市4个。就现状而言,六安市人口695万;国民生产总值1010亿元,人均1.4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32元。黄冈市人口616万;国内生产总值1477亿元,人均2.3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73.5亿元,是4个市中最多的;农民人均收入6966元,是4个市中最少的。信阳市人口637万;国内生产总值1757亿元,人均2.75万元,是4个市中最多的;地方财政收入10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南阳市人口1009万,是4个市中最多的;国内生产总值2476亿元,人均2.4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41元,是4个市中最高的。

4个市核心区建设而言,我们且走且看,但印象中以六安和信阳两市的建设形势最为可赞。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扶贫开发和相关政策的撬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等效应明显处于薄发之势。就我们走访的六安的金寨、黄冈的红安、信阳的新县、南阳的桐柏4个县相比,虽各有千秋,但六安金寨县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扶贫攻坚、生态保护、农业开发、外资利用诸方面都显现勃勃生机。4个市总的特点是:

(一)充分展示老区精神,  强力传承红色基因。所到之处,我们都深深感受到老区精神熠熠生辉,昭示和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发图强,建设美好的家园。

一是以强烈的模式固化历史记忆。每个老区市都有艰辛的革命历程和辉煌业绩,但如何把这种辉煌维系下来、传承下去,其方法和形式又各具特色。地处大别山核心老区的红安县,不仅为两位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单独设馆,还建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纪念园、苏区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群、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革命纪念馆,把徐海东等260多位将领的业绩都作了充分介绍。同时,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对几十位将军的故居都进行了修缮和保护。这些不仅彰显了革命前辈的业绩,还吸引了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参观学习,每年到此接受教育的达数百万之众。

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这里的人民对革命前辈一往情深。他们分别建了3个馆,其中专门设了将帅纪念馆,与红安县的革命纪念馆遥相呼应。这些馆不但规模宏大且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充分展示了革命后代对革命前辈业绩的崇敬之情。

二是善打老区品牌,为老区发展造就了机遇。各地革命纪念场馆的建立,不仅使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受到教育,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友人也到此考察和参观。黄冈市是先哲辈出和革命先驱集群的地方,江泽民、胡锦涛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先后到此视察。黄冈人抓住机遇,先向省委提议建立大别山试验区,通过几年的运作,黄冈又借机向中央提出打造试验区的升级版,2014年,被提升为国家级试验区。国家级试验区的确立,又为此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策活力。吴邦国、温家宝、李克强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到六安市金寨县视察。金寨人向吴邦国提出“5+1”项目,得到吴邦国的肯定。现在“5+1”项目全面启动,使金寨的工业、农业、生态建设及职业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大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仅财政转移支付一项,由2011年的18亿元、2013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4亿元。

三是致力开展老区精神的延伸教育。我们所走访的4个市,南阳老区的规模、革命遗迹和誉满全国、全省的革命人物与其它3个市不能比肩,但革命老区史的固化记忆设施一点也不逊色。桐柏县不仅有上万平方米的革命纪念场馆,把本地革命斗争史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们还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增设了反腐教育馆,把革命精神教育延伸到现实政治生活中去,被上级确定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桐柏县委还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拍摄了大型电视剧《桐柏英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一些商人为之动情,纷纷前来投资建项目。我们一行赞美的一个新景点就是一个归乡的外地创业者,投资2亿多元建设的。

(二)勤于思考,主动作为。4个老区市大部分处在大别山腹地,自然条件、生产条件都十分恶劣,但这里的人们没有被险恶的生存条件所屈服,一直在努力改变着它们。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每个市都有数万或数十万人为革命献出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延续着先哲和先驱们善于思考的遗风,更有着主动作为、敢于作为的担当精神,进行顽强拼搏。

一是善于立足长远,大视野谋局。目前我们正在探询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它的初始谋局就是由黄冈市发起的。他们向湖北省委和中央有关部门反映,市老促会也向国家老促会反映。在全国两会期间,该市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作为议案、提案提出,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得到了安徽、河南的大力支持,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正式列入工作日程。六安市对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进入制定和申报程序以后,更是紧盯行进动态,动用多种协助力量竭力促就。同时,他们正在为规划的出台做准备。市委还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对规划草案中涉及六安的内容进行具体策划,把延伸项目工作做好。

二是善于抓住发展的制动点,向上级要政策。一个地方发展的内因固然是决定性的,但几个老区市更善于为内因的发挥寻求适合的外部条件,而在诸多条件中他们首选的就是政策,这一点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些市都充分利用中央领导人心系老区的特别感情,积极向上级要政策。除从大局上谋划外,他们还分门别类出击。如金寨县的国家生态保护区、农村改革示范区、库区移民迁安试点区,黄冈的大别山试验区等,都是国家给的特殊政策。而政策的后面则是经济的支持、人才的集聚和对群众更多的实惠。

三是善于利用本地资源,把事业做大做强。这些市不但注重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对于无形资源也同样进行深度挖掘,为地方造就新的品牌和有形优势。黄冈是宋代官员、大文学家苏轼被贬之地,但智慧的黄冈人却利用有关苏东坡的文化知名度大做文章,投资6亿多元开辟了遗爱湖公园,将苏东坡的多种文化精品都展列其中,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受到黄冈干部群众的高度称赞,而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将是永续的。

(三)高站位出击,重点突破。每个地方的特别发展,背后必然蕴含着特别的行动。一是不急功近利做好基础产业。我们考察的4个老区市基本特征都是农业区域。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都给予高度重视,各种农业项目和关联项目精彩纷呈。集休闲、旅游和观光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十大茶叶生产县、光伏扶贫试点县等项目都倾注了这里领导的大量心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二是抓住有支撑力的项目搞活一方经济。改革开放、招商引资是各地的共同抓手,但如何做得出色,这就需要付出智慧和艰辛。六安市全市上下在搞招商引资过程中,把真功夫下在对地方经济发展有支撑力的项目上。全市响亮提出招商的重点为“国、上、外”,即国字号的项目、上市的企业和外资企业。目前全市已有国字号项目3个、上字号的企业7个、外字号的企业20个。霍邱县一个国字号的钢铁项目、寿县一个国字号的化工项目,投资都在百亿元以上,仅此一个项目就把一个贫困县的经济带动起来了。三是挖掘本地优势打造品牌、名牌。资源显形的开发是产业,产业显形的外在形象是品牌和名牌,它不仅是效益的积累,更是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涵养。信阳的毛尖茶叶不仅誉满全国,而且已走出国界,其效益规模呈几何级增长。目前,信阳茶园已突破400万亩,六安瓜片已是名牌且榜上有名。我们考察的地方对做品牌、创名牌的话题尤为突出。目前,他们延伸产业链条,大做茶文化文章,效益的触角又伸向服务领域。

(四)培育后发优势,着眼可持续发展。一是打造高端项目,集聚高端人才。各地的发展现在已不再满足于产业链末端的项目,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落入发展的陷阱,不抓住机会调整发展状态就会链断业残。这些老区市都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信阳市电子产品区项目瞄准的是国际市场,产区的效益规模在百亿元以上。这个项目的展开,使很多高端人才也应运集聚,为进一步扩展打下基础。各地不但在产业集聚区引入高端项目,而且还在农村着棋布局。六安市组织龙头企业与农邮乐农品网、阿里巴巴、天猫购物网等电商平台开展对接与合作,让广大农民通过网上电商,将茶叶、药材和山珍农副产品在网上销售。这不但教会了广大农民网上销售,也使这些高端项目向农村延伸,活跃了地方经济,培育了地方人才。

二是创造环境,多层次培育人才。金寨县投资5亿多元,建设大型职业技术学校,并与多家大专院校合作,面向全省和全国招生,提出打造全国一流的职业学校。黄冈市实行了产研对接,将项目集聚园区与19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联姻,不但有效提高了产业产品的科技质量,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院校与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为提高老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新县自筹资金3.2亿元,建立起大别山干部学院。

三是创新机制,建立平台,放活人才。我们参观过的几个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园区到产业,从产业到产品制造,都把产品研发、引进新技术、利用新技术作为发展产业的主旋律。在信阳工业园区,业主们对项目的介绍不单是产品,而是把生产、服务、科研的集约情况和盘托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尤其是对建立的科研平台、健全的科研机制倍感荣耀,详尽说明了科研平台不但研发了本产业所需的技术,还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联手,把自己的科研水平置于世界前沿,这不能不使人吃惊。当然,这些科研平台不是一个或几个人能支撑起来的,而是由相当数量的科技人员共同参与的,为企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若干思考

 

(一)老区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抓好发展的第一要素。通过几个老区市发展情况的考察,感到他们对发展的第一要素,即政策方面抓得主动。一是主动向国家、省委要政策。无论大别山实验区或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提出,都是向国家向上级要政策。只有把政策要到手,地方的经济社会才能有效发展。二是抓住国家释放政策机遇为我所用。六安市的生态保护区、农村改革试点实验区、移民迁安实验区等,无不是在国家提出政策之后“捞”到手的。三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好临场发挥,再提出新的政策要求。大别山实验区由原来的省级变为国家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只有执着和担当才能抓上手。我市与我们走过的4个市相比,主要经济指标有多有少,但列入国家2011年特困地区连片治理的县,我市为空白。我们不是失在政策上,也不是失在机遇上,而是失在不公平上。列入的政策依据为20072009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域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县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项指标的三项平均值。除三项指标为基础外,还考虑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等因素,采取不同权重测算最终确定选出对象。我市的确山、泌阳、正阳、平舆、汝南、上蔡、西平、遂平等8个县与我省已列入的16个县的各种权重数相比,在24个县中,权重数按由高到低排序在第9位以后的我市就有5个:泌阳、正阳、平舆、汝南、上蔡,而确山是国家苏区县,应予列入,结果6个县全未入列。更何况这些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紧密区,确山、泌阳是苏区县,其他县区都是一、二类老区县,还是为淮河下游担当风险的特困区域,没有任何理由被排除在外,然而现实却让我们处于尴尬的境地。通过国家几年特殊扶持的黄淮海平原其他3市,其经济状态都好于我市。

(三)对新常态下的机遇决不能再松手。当前,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决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必将进行产业政策取向和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这又是一个利好发展的机遇,我们必须抢搭这班车。下功夫要政策、抓生产性项目,防止偏锋加力,形成“虚胖”和不可持续。

 

三、几点建议

 

(一)高扬老区精神的主旋律,进一步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驻马店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大革命时期,张家铎、杨靖宇等在确山县创建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组建了中共鄂豫边省委,开辟了以焦竹园为中心的豫南桐柏山红色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五师创建的豫中抗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小延安”盛誉的竹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战斗过。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庚、谢富治率领三路大军逐鹿中原的重要战场。

为了防止革命历史记忆消失,我们必须做好革命历史记忆的固化工作,进一步搜集、整理、充实革命前辈英雄业绩的内容,高质量修建或扩建纪念馆舍,用老区精神激励和教育人民,不断增强建设老区的正能量。我市的竹沟革命纪念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应充实内容,扩展馆舍,焦竹园鄂豫边省委纪念馆、嵖岈山中原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与其内容相比都较为简陋,应进行再整理、再扩展,刘邓大军雷岗战斗处至今还处在荒芜状态;陈毅、粟裕在确山和陈庚、谢富治在西平的鏖兵处乃是本地固化纪念的空白。

还有被毛泽东誉为农民领袖的王国华、教育部原部长何伟的革命事迹仍无展示场所。

有关县区要尽力挖掘革命史料,修建各种纪念设施。同时,要做好人文历史史料的挖掘工作。如李斯、范缜等文化遗产很有文化价值,应在广场等重要场地修建展示馆舍,深化我市的文化内涵。

(二)联手联动,争取省里设立豫南大别山老区振兴发展试验区。安徽提出“又快又好地建设革命老区大别山”,湖北提出“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理念,现在两省的大别山老区都成为发展的亮点。我市应该与信阳和南阳联合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设立“豫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试验区”,作为省里重大战略举措,将利好政策综合向试验区输入,以加快豫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步伐,使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如期建成小康社会。

(三)认清地位,找准定位,积极站位,为我市老区继续发展强发力。由于国家连片扶贫政策的实施,我市发展的坐标位置明显下滑。国家把我市定位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我们应该利用这一定位,向国家要政策、要项目。一是综合性政策输入型的试验区、示范区等,二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纯收入的国家级生产型、服务型项目,三是基础设施项目有战略节点意义的科研项目和高校疏迁项目,四是继续奋力争取国家扶贫连片开发政策。

(四)加快科研平台、机构、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为老区可持续发展备足能量。要围绕我市优势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崛起,大量聚集和培育科技人才。不仅要促使企业自办科研平台,更要建立科研机构和推动企校联合、企企联合、政府综合的科研体系,争取尽早出成果、出效益。我市是农业大市,要有自己的种系品牌和加工产品品牌、名牌,这样才能为我市农业核心区建设提供支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