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2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底色叫干净

发布时间:2015-06-11 11:46:16  

胡殿文

吉林省通化市监察局局长陈丽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9年,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用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在一次暗访中,有群众反映东昌区法院态度不端正。陈丽华当即决定“杀个回马枪”。结果一举发现了4个违纪问题,院长也被追究责任。而陈丽华的弟弟就在这个法院工作。“你让我在单位还咋干?!”弟弟找到陈丽华说,“姐对我一直特别好,把公与私分得特别清楚。违反规定的事,一点也不‘开面儿’。”陈丽华给弟弟上了一课——纪律是管全部党员的,纪律和规矩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有一种底色叫干净,干净的人才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干净的人说话有底气、办事无畏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践行“三严三实”,必须首先明白公权姓公不姓私,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的危机感,讲原则、懂规矩,敬畏党纪国法,自觉抵御糖衣炮弹袭击,切实做到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干净干事的例子不胜枚举。一生奉行“干净、干事、出活”的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是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汪洋湖不吃鱼”的习惯,在水利厅人人皆知。日前,有媒体报道,自从调到吉林省人大工作后,人们发现:汪洋湖吃鱼了!原来,汪洋湖从到水利厅工作的第一天,就暗下决心“不吃鱼”。因为水利厅下面管着几十个水库,逢年过节,这些单位可能会往家里送鱼,容易滋生不良作风。这个“不吃鱼”的习惯汪洋湖保持了12年,直到离开水利部门调往新岗位。有人说汪洋湖:你一次礼不收,有点太不近人情。汪洋湖说:“堤溃蚁穴,这个口子开不得。”清廉,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标准,在汪洋湖那里则是一种习惯。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汪洋湖深谙其理。正如他自己所说:“堤溃蚁穴,这个口子开不得,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收越多,时间长了,就陷进去了。”

“党的忠诚卫士”的杨正超深知:搞一次特殊,就会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有一次,老母亲生病住院,杨正超特别叮嘱司机:“不准告诉任何人。”一个多月了,他单位的同事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要做一名称职的纪委书记,必须要有廉洁做底子,做到清廉自律、自身过硬。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管好别人,才能敢于碰硬。”杨正超时刻警示自己。

干净干事,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清正廉洁的态度和作风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干净干事是领导干部干成事、干好事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秉公执政、清正廉洁,办事就会光明磊落,就能脚下站得稳、腰杆挺得直、说话有底气,在群众中威信高,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为干成事。反之,干事“不干净”,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或有始无终、有头无尾,就是不负责任,就是失职。从这个意义上讲,干净既是底色也是亮色,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道德标准。因此,我们与其泛泛而谈如何拒礼拒贿,倒不如像汪洋湖那样“隐藏”自己的喜好,心不贪、嘴不馋;像杨正超那样防微杜渐,慎独自警,拒腐蚀永不沾;像陈丽华那样做事得有公心,纪律管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