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平稳 有序
我市2015年高考完美落幕
6月8日17时,伴随着一串清脆的铃声,2015年全国普通高考结束。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在老师、父母的关爱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中,我市49191名考生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大考”。
记者了解到,今年高考我市各考点、考场秩序良好,全市49191名考生中,没有发现违规、舞弊现象,再次实现了“平安高考”的目标,这也是我市连续15年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
据市教体局副局长、市招生办主任齐宏玉介绍,我市今年参加高考人数为49191人,其中参加普通类考试的考生46757人,参加对口专业考试的考生1847人,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考生587人。全市共设9个考区、43个考点、1683个考场,考场内全部安装并开设视频监控,参与高考组织实施工作及监考的人员有7300余人。
“今年高考之所以能再次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及7300余名考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教体局局长李华说。
高考考前、考中,市委书记余学友多次过问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今年高考万无一失。6月5日,在高考的前两天,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亲临市招生办,实地察看了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试卷保密室、网上巡查室等,对高考考务指挥中心运转、试卷保密以及网上巡查准备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并要求加强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严肃查处违规、舞弊人员,严肃追究失职人员责任,确保高考公正、公平。高考期间,副市长冯玉梅也分别深入上蔡县、西平县、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等实地察看了考试情况,并要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考试安全工作,保证不出现替考、舞弊等现象。
为了确保高考公平、公正,在高考考前、考中,市招生办会同公安、工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治理考点周边环境和净化涉考网络环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非法助考、违法贩卖作弊器材、发布不良信息等危害考试安全、扰乱考试秩序、谋取非法暴利等行为进行重点侦查。同时,重点检查试卷保管、运送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标准化考点维护运行情况,切实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
为防止监考环节出现违规、舞弊行为,今年我市继续实行县与县推磨交换监考,每个考场增设第三名监考,每四至八个考场设一名视频监考员。考生考试所需文具均由考区统一配置,各个考点均设立了公安勤务室。对所有考场实行现场监考与网上监考的“双重监考”,现场巡考与网上巡考的“双重巡考”,考生身份人工核对与技术验证的“双重审验”。各考区、各考点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盯死盯牢每一个细节。广大监考教师和考试工作人员严格管理,依法办考,有力地维护了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6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前右二),副市长冯玉梅(左二)到市招生办察看高考准备情况。 记者 弓华静 摄
6月8日,经过两天的拼搏,近五万名考生顺利完成人生“大考”。 记者 张 朝 摄
6月7日,副市长冯玉梅(前排左三)、市教体局局长李华(前排右一)、市政府办公室副调研员王宇(前排左二)、市教体局副局长,市招生办主任齐宏玉(前排左一)在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察看考场实时画面。 记者 代廷伟 摄
6月6日,模拟考生验证信息。 记者 代廷伟 摄
考务人员对全市所有考场进行实时监控。 记者 代廷伟 摄
翘首期盼。 记者 张 朝 摄
答题文具统一发放。 记者 张 朝 摄
无线电管理人员在考场周围巡查。 记者 张 朝 摄
考前,还在认真读书的考生。 记者 张 朝 摄
爱心送考。 记者 高君瑞 摄
考务指挥。 记者 代廷伟 摄
众多企业争献爱心。 记者 代廷伟 摄
考试结束,一身轻松。 记者 张 朝 摄
带伤参加高考。 记者 张 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