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1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读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5-18 09:37:29  

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实现新跨越

——解读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郑付生 通讯员

笔者从刚刚闭幕的驿城区两会上了解到,今年该区的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一区两基地三中心”的发展定位,持续“七个以”的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集群上;突出城镇建设,把着力点放在片区开发和人居环境改善上;突出财源建设,把着力点放在重点骨干税源培育上;突出生态建设,把着力点放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上;突出民生建设,把着力点放在保基本全覆盖上;突出作风建设,把着力点放在提升效能服务群众上,全力打造富强、文明、平安、美丽驿城。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8.5%,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区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增长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一个适应”  “四个坚持”

“一个适应”就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工业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的主方向,二是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主引擎,三是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主渠道,四是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主动力。

十项重点工作

狠抓招大引强,在壮大产业集群上做文章。按照“一二三四五”招商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着力实施招大引强,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合同投资80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按照“延链补链、拉长链条”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对接,不断壮大主导产业集群。瞄准重点区域,充分发挥招商专业队伍作用,落实“五定”工作机制,实施“一对一、点对点”洽谈对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由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转变,确保成功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狠抓项目建设,在增强投资拉动上下功夫。落实好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强力推进总投资281.1亿元的22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认真研究新政策,把握投资新动向,重点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生态建设、结构调整、社会事业等领域,精心谋划包装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协调对接,确保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9亿元以上。着力完善要素保障,在土地、资金、用工、环境、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为企业提供保障。

狠抓工业经济,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求突破。按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城互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亿元,成功创建省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围绕市里实施“30强、30高、30新”培育工程,用好育优扶强和区长质量奖资金,支持骨干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推动中集华骏、大力天骏、银泰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十三香、华润雪花、联顺食品等现有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延伸链条、做大做强,确保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深入开展“四上”企业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和数据质量核查,认真做好名录库建设和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狠抓城镇建设,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上重实效。按照“一区两基地三中心”的发展定位,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抓好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商务中心区南片区、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等片区开发,尤其要加快推进练江河养生休闲商住区建设,全面启动“1128”工程,着力打造城市亮点。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各类基础设施投资40亿元以上。按照“建、管、监”相分离的原则,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单元,全面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双违”整治活动,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违法占地行为。

狠抓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出亮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养老康复、休闲娱乐等高成长性服务业,着力打造一批水平高、业态新的服务业品牌。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尽快制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传统商贸、工业企业线上交易,积极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和“互联网+”应用项目。着力推进驿城区特色商业区暨天中古镇项目,抓紧启动项目区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金顶山景区、老乐山北坡旅游资源开发等项目建设,确保金顶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狠抓现代农业,在强农、惠农、富农上打基础。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强力推进郊区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确保新增高标准粮田2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稳定在4万亩。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加快“菜蓝子”工程建设,确保新建温棚200座、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完成3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着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4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增家庭农场10家。

狠抓骨干财源,在实现财政增收上聚后劲。强力推进房地产、市政设施、工业及商业等骨干财源建设,努力形成新的财税增长点。重点扶持十三香、中集华骏、农联社、大商新玛特、华润雪花、国药控股等工商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骨干企业的税收贡献度。坚持依法治税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税收征管制度,严禁协税拉税,降低税收成本。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合理调整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机构运转、工资支出、民生改善、重大项目建设和养老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改革等方面的支出需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狠抓改革创新,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添动力。大力实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狠抓生态文明,在改善人居环境上用实招。认真贯彻新《环保法》,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加大对饮用水源地、重点河流和地下水的管理,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并继续做好西部山区生态保护工作。认真做好省级林业生态县区创建复查工作,着力推进生态廊道网格提升等六大工程,完成植树造林2.7万亩、360万株,确保通过省级复查验收。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改及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

狠抓民生改善,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见成效。着力实施10项重点民生工程和中心城区惠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围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灵活就业等方面,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