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1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5-05-14 08:49:38  

爱心共谱助残曲

——全市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记者 李丹丹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残疾人与全体人民同步小康的中国梦,既需要残疾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关爱、帮助扶持。

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深入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活动为重要途径,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深入扎实有效开展志愿助残活动,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着力建立社会化运行模式,着力提高志愿者服务的社会认知度,着力建立完善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要求、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为着眼点,广泛深入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全市志愿助残服务活动蓬勃发展,推动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良好环境,推动了全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夯实基础,健全助残志愿者组织

深入开展助残志愿者服务活动,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始终把志愿者助残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积极推动。为确保扶残助残志愿者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市专门成立了扶残助残志愿者活动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扶残助残志愿活动,确定活动重点,制订活动计划和方案,使各项活动的开展有明确目的。至目前,市、县、乡全部建立了志愿助残联络站,成立助残志愿者服务队伍10支,全市90%以上的村委(社区)残协建立了志愿助残联络点,助残志愿者在册人员30000多名,全市助残志愿者网络注册76人,全市助残志愿者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强化支撑,加强志愿者队伍培训

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加强培训。为开展好扶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我市积极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发挥部门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强化志愿者骨干培养,壮大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不断扩大助残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我市把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与宣传雷锋精神、普及志愿助残服务理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和共同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为了让志愿者更好地掌握志愿活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志愿者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我市多次举办全市残联系统志愿服务培训班,对志愿者进行了关于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残联系统志愿者充分认识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助残志愿者网上注册工作,围绕残疾人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优化管理,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

为确保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开展,我市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扶残助残,不断使助残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和网上注册活动,动员引导广大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一是建立招募制度,通过QQ、微信群、宣传栏等形式,接受咨询报名并指导网上注册;二是细分队伍,把志愿者分成政策知识宣传、环境卫生维护、纠纷调解、专业技能培训、心理减压疏导、文化娱乐健身、困难人员帮扶等小组,使志愿服务更加突出针对性、专业化;三是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他们从事志愿服务的水平;四是推行星级志愿者考核、激励和表彰制度,依据志愿者服务时间的长短、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绩,对助残志愿者进行星级考核与评估,分别授予五个星级志愿者称号,并按服务时间及质量晋星。

丰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活动

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宣传志愿助残服务理念,开展各项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把残疾人服务需求和志愿者服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市志愿者服务队、县区联络站、乡(村)级联络点等三级上下联动的方式,制定服务规划,落实服务措施,通过“一助一”、“多助一”长期结对帮扶和组织开展“送温暖 献爱心”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为贫困残疾人送温暖、送文化、送技术、送致富信息和培训技术等志愿者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社会氛围。

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2014年,市委组织部与市残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基层党组织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较强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广大党员干部与确定帮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为残疾人提供医疗义诊、心理咨询、康复指导和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等长期服务。组织志愿帮扶队伍,帮助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做好抢收、抢种工作,市、县区残联投入资金,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资金、化肥、种子、机械等方面的帮助,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纳入为民要办的十项民生工程,围绕市场需要和个体需求,精选培训项目和机构,市、县区建立培训机构27个、就业创业基地13个,培训600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30000人,残疾人就业培训率居全省前列。

开展法律宣传和维权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开展了法律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各县区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了服务承诺和工作制度,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法律志愿服务。通过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加强对涉残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了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开展“立足岗位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常年举办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培训班、盲人按摩培训班和电脑组装维修培训班,免费进行残疾人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全市的扶残助残志愿者常年轮岗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他们每天为盲人学员和肢残学员送饭,定期组织培训班为残疾学员免费洗澡、义务理发,让学员时刻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在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志愿者经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社会活动,带孩子们去超市购物、去公园玩。为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志愿者开放“爱心书屋”、“残疾人文体室”,帮他们借阅各种书籍、提供乐器供他们使用、教他们打乒乓球、下棋等,并举办“培训班学员生日会”、“心手相牵联欢会”等文艺活动,鼓励学员参加。

开展宣传咨询志愿活动。一是每年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组织志愿者在街头向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和康复知识宣传活动。二是组织志愿者开展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进万家活动,宣传《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残疾人就业条例》,大力宣传就业困难残疾人援助政策和具体援助措施;三是举办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向残疾儿童家长宣传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各类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方法等知识,为残疾儿童的权益维护、功能康复等提供志愿服务。

开展残疾人文体项目志愿服务活动。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更加需要精神关爱。为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让他们跟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我市借助“残疾人文化周”、“全民健身日”等开展残疾人体育项目比赛和文艺演出,举办残疾人美术书画作品展和艺术人才培训班,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以活动为平台,在志愿者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了全市共同关注、参与、帮扶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到助残活动中来。

扶残助残,让温暖与关爱相伴同行;大爱如炬,让幸福之光薪火相传。扶残助残志愿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志愿者们如同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播洒了爱心、传递了文明、引领了风尚。多年来,全市的扶残助残志愿者心怀大爱、无私奉献、不计名利、不求回报,用一片片真情、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坚守,对志愿者精神进行了最好诠释。他们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着全社会树立志愿服务理念,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正是无数志愿者的善举共同激荡社会的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让爱的伟大力量传递在天中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