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建威 通讯员 曹 圳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近年来,市规划局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为中心,以实现城乡统筹建设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与总体规划配套的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村镇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了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全面打造“四个驻马店”做出了新贡献。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上新台阶
积极推进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政府制定的新的城镇化总体目标,市、县两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为原则,邀请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实力的规划设计单位对总体规划进行了编制,有力提高了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
加快完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水平和档次,“富强、文明、美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需要依托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县两级都强力推进了各类配套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市中心城区完成了城市设计、医疗卫生、中小学校布局等18项专项规划;确山县完成了城区道路、供水等10项专项规划;汝南县完成了城市污水工程、公共交通等10项专项规划;泌阳县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中小学布局规划、医疗卫生等9项专项规划的编制;遂平县组织实施了城市总体设计等8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各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加紧有序推进。
以功能片区规划为先导,引领城市建设项目集聚发展。为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坚持集约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加强城乡空间管制,全面促进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市政府划定的七大城市功能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各县也全面启动了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强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市中心城区完成了5个道路路口和5条道路的升级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5条城市主要道路的道路规划及报批工作。各县对此也高度重视。正阳县完成了10个路段的规划设计工作;上蔡县完成了12条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
强化村镇规划编制,着力实现城乡统筹。为了确定城市、镇、村庄的功能定位,注重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实现城乡相互促进和发展,2014年,各县区都加大了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平舆县组织实施了2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和报批;汝南县完成了28项乡镇局部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平县完成了2个新农村的规划编制。
规划行政审批工作取得新成效
决策层面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市委、市政府实行了由市规划委员会进行集体审议、决策重要规划的办法,凡涉及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各类规划项目编制、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用地和建设规划许可、效果图等问题,按照议事规则规定的程序和内容,经过规划委员会审议,大大提高了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时效性。仅市中心城区2014年就召开市规委会16次,审议研究事项339个。上蔡、平舆、汝南、正阳、泌阳、遂平6个县及驿城区、开发区也都先后建立健全了规划委员会制度,强力提升了城市规划水平和建设档次。
努力提高审批效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中心城区着眼以“转作风、惠民生、树形象、提效率、促发展”为目标,通过对急需落地项目、全市重点项目、市政惠民项目采取联审联批、提前介入、上门服务、模拟审批、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有效保证了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对所有到行政服务大厅规划局窗口咨询、办件的服务对象,采取一次性告知方式,告知服务对象办事流程、所需要件,提高了办事时效。特别通过压缩公示时限,减少审批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规划工作的审批效率。各县也都围绕规划审批效率提高,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有力保证了项目的落地。
健全完善规划审批管理模式。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摸索,市中心城区已经形成了由规划局局务会、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规划委员会三级会审的规划审批管理制度。具体步骤是:由规划局局务会进行初审,再由规划局提交规划专家评审委员会议予以审议,最后提交由市规划委员会研究决定。实践证明,通过三级会审制度,大大提高了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水平。
规划执法监管工作呈现新局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南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一办法”),市、县两级狠抓了规划执法监管工作的落实,充分维护了规划工作的严肃性。以全市开展的“双违”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全市狠抓了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和拆除力度。2014年,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建设1629件,各级各部门及时依法处理,有效规范了全市城乡建设秩序。特别是对市中心城区金雀大厦8层建筑实施了机械拆除,对市区铜山大道与淮河大道交叉口东北角的12层违法建筑实施了爆破拆除,对界牌小学教学楼占压道路绿线实施了整体平移,彰显了政府的决心,有效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反响。各县区也加大了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行为,保持了对违法建设打击的高压态势,规范了城乡建设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