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打工学艺不辞辛苦 如今办厂造琴远销欧美
竹沟人北京调出“好声音”
不少人业余时间学会了拉小提琴
本报讯 (记者 刘 阳 石新宇 李丹丹)
今年40岁的王海林是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最早到北京学习制作小提琴的人。他告诉记者,20年前,北京的一位亲戚介绍他到一家制琴厂打工。打工很累,工资又不高,但他是个有心人,几年下来把制作小提琴的工艺全学会了。2002年,他在北京办起了自己的小提琴加工厂。如今,他的工厂有30多名工人,都是竹沟镇的乡亲。工厂年产小提琴8000把,大部分销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开办小提琴加工厂为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10年前,他在北京买了轿车和房子,还把父母接到了北京居住。
李建明是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人,他的小提琴加工厂规模最大,有近100名工人,年产小提琴30000多把。让他感到骄傲的是,近年来,在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国家举办档次很高的音乐会上,用的就有他的工厂生产的小提琴。
记者了解到,目前,竹沟镇在北京从事小提琴加工业的有2000多人,办厂的有50多人。他们的小提琴加工已经形成规模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很多人不仅成为制琴高手,还学会了拉小提琴,并把拉小提琴作为业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西王楼村的一棵大树下,几个孩子正在像模像样地拉小提琴。王海林说,小提琴是他带给孩子们的礼物。他指着远处的一片空地对记者说,小提琴厂将建在那里。等小提琴厂建好后,他在家门口就能把小提琴卖到国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