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阶段如何有效复习
看看市一高资深老师的分析与建议
记者 代廷伟
历史:把握一条主线 培养三种意识
指导老师:吴新伟 高三年级历史组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
吴新伟认为,学生在历史学科最后复习阶段,要把握一条主线,即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突出其三个分支: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把握人类文明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并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抓住两个策略,即纵向专题史和横向文明发展通史。培养三种意识,即“通史意识”(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世界意识”(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和“现代意识”(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地理:立足基础知识 强化审题能力
指导老师:张振鸿 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 市级优秀教师
张振鸿认为,学生在考前首先要吃透《考试大纲》,认真学习国家考试中心对2014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体会命题动向。其次是立足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熟练灵活,做到思路清晰。
第三是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图文互变的方法,强化对区域特征的掌握,巩固区域地理知识,注意各个区域间的不同特征。第四是要学会甄别,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在二轮复习中要大胆抛弃难题、怪题,做题时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难度过大的题。
物理:注重基础 关注热点
指导老师:郭相宽 物理教研组长,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老师
在最后冲刺阶段的物理科目复习中,郭相宽建议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他说,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分占80%,难题只占20%,在最后冲刺阶段不要舍本求末,要通过模拟训练,检验自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对一些物理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否把握准确,认真查缺补漏。
郭老师说,学生们还要关注热点问题。近几年物理试题的命题趋势就是紧密联系实际,建议多关注航空航天、高铁以及新技术等热点问题。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把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物理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把握好对重点和热点知识的复习
指导老师:杜留根 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省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员
杜老师说,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应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杜老师还建议学生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从基本实验原理向实验综合化和创新化发展。他说,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二轮复习中要加强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提高做题能力 克服四种偏向
指导老师:杨新花 多年从事高三生物教学工作
杨老师建议,学生在二轮复习时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对重要的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原理,特别是书本上一些结论性语言要背熟,甚至会默写。还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面向基础题,突出中档题。
杨新花说,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尤其要克服四种偏向。一是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千万不要丢开课本去做难题、偏题、怪题。二是克服速度过快,对内容掌握一知半解。三是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四是克服题海战术,要以质取胜,力争做一题会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