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 舸
重信义,他成就了事业的辉煌;
讲情义,他带出了一个个业内精英;
显大义,他把故乡打造成了令人羡慕的新农村……
他,就是驻马店市人大代表、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公司晋城分公司经理、平舆县建筑防水协会常务副会长以及山西三建所辖防水防腐分公司、宁夏分公司等两个分支机构的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侯发义。
目前,定居在山西省长治市的侯发义,老家是平舆县庙湾镇小宋庄。直到2005年侯发义带头修路前,小宋庄还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偏僻穷村;而侯发义的家,早年穷得在村里“挂号”。为改变贫穷状况,1988年,19岁的侯发义告别家乡外出打工,由此闯出一条创业路,成功实现自己的“财富人生”。不仅如此,他始终做到“义”字当头,以一个成就别人、报效家乡、奉献社会的大爱善举,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侯发义创业的起点就在长治市。他从小工干起,靠着勤奋,很快成为做防水防潮的一把好手,拉起了一支仅有5个人的施工队伍。“站在高楼顶上,我眼发黑,腿发晃,还要顶着冒青烟的沥青油刷铺油毡,撒豆石,活儿是又脏又险,相当辛苦!”回忆创业之初的情景,侯发义至今感触很多,“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咱接的活,要干得比别人都好,那才叫好!”正是因为他活干得漂亮,做人讲信义,而且展示出超强的组织能力,1989年,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山西省第三建筑公司把其纳入麾下,并破格提升他为防水防腐分公司经理。2011年,山西省这家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再度打破用人常规,任命侯发义担任宁夏分公司和防水防腐分公司经理。其间,侯发义当选为平舆县建筑防水协会常务副会长,还被老家平舆县建筑防水龙头企业——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公司任命为晋城分公司经理。一个个平台、一次次机遇,让农民工出身的侯发义逐步进入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事业发展佳境。27年来,他接连承包了多项国家一级、二级工程防水防潮施工项目和高速公路、隧道等工程,并多次获得“优质工程”“质量好、速度快工程”奖。前不久,侯发义在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一举中标,标段总价达2亿元之巨!
侯发义成功了,可他不肯独享成功的喜悦,而更愿意帮助别人实现创业成功中的幸福与满足。他坚持奉行“有钱大家赚”的理念,十分注重对青年员工进行传、帮、带,适时放手让他们独立闯世界。在此过程中,侯发义则甘愿充当“有求必应”的坚强后盾,从资金、技术、材料、人力等各方面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在他的全力帮扶下,公司员工王树松南下上海市,成为了当地知名的防水堵漏专业施工大老板;侯喜明独闯大同市,同样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二级建造师刘天军是长治市本地人,2007年进入侯发义的公司,被侯发义亲手培养成一员得力干将。2012年,侯发义大力推荐,刘天军被山西三建任命为公司副经理, 2014年就任山西三建房地产开发分公司经理……迄今为止,经侯发义之手,已经“孵化”出30名个人资产超千万元的成功人士。在公司内部,侯发义还是一个“最会疼人的大哥”。一听说谁买房缺钱、结婚没钱,或家中发生变故急用钱,他少则送出几千元、上万元,多则提供二三十万元的无息借款,而公司员工工资薪酬一直保持当地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河南老家,侯发义被媒体称赞为“爱乡恋土的农民企业家。”
要想富,先修路。2005年,他出面争取国家拨款28万元,并带头捐资1.8万元,发动乡亲们凑齐2.8万元配套资金,为村里修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公路。2013年,侯发义又筹措资金280万元,修通了庙湾镇至高杨店镇的水泥路。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侯发义筹措资金60万元,为庙湾镇岗李小学兴建了一栋二层教学楼,添齐了全部课桌、办公等用品,由质到量地改善了这所小学的办学条件。他还主动与平舆县第二高级中学取得联系,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先后资助了家乡9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直到他们大学毕业,实现就业创业。
为了帮扶带动家乡父老乡亲实现共同富裕,2008年,侯发义投资2000万元在本村建起一座现代化的万头养猪场,创办了河南乾盛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加盟农户实行供种、防疫、技术指导和回收销售“四统一”,农户养猪所需全部费用由公司先垫付,并解决了群众在生猪养殖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有效化解了养殖风险,充分调动了乡亲们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目前,“乾盛养殖”已吸纳本村及周边养殖户近100户。公司及猪场的建立还为40多户乡亲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在侯发义的无私付出与奉献中,10年前还是封闭落后的小宋庄——如今变了,村里村外道路宽敞,环境优美整洁,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校园焕然一新,一座座两层住宅小楼布局整齐……处处洋溢着新农村的时尚气息。小宋庄,已被平舆县委、县政府正式确定为新型农村建设试点村。
是的,一个胸襟宽广的成功人士,带出了一个干事创业的精英群体;一个有情有义的农家后生,带富着一个村庄和更多的乡亲们——这个人,就是蘸“义”为墨写人生的侯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