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4月1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委员热议三农工作

发布时间:2015-04-17 08:40:46  

全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委员热议三农工作

记者 闫海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按照“抓基础、增后劲,抓产业、增效益,抓改革、增活力”的总要求,综合施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市整体呈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416,委员们就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愿景展开热烈讨论。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出路何在?市政协委员、驿城区朱古洞乡钱庄村村主任刘峰说,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结构,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刘峰说,特色农业是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要求的农业,一般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加工增值率高、市场占有率高、综合效益高等特征。钱庄村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青山绿水相环,民风醇厚。目前,乐山北区旅游开发在即,我们将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旅游产品,形成资源产品化,在种植养殖之余引入第三产业,形成农业多产化,谋划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旅游基地,不仅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还以游客为中心,让农民受益,这是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也成为当地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加大土地流转,成效显著。土地流转有效促进土地向业主、专业大户集中,而业主、专业大户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名、优、特、新农产品。”市政协委员、市农经站站长许卫平说。他介绍,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中央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向纵深调整优化,农村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态势良好,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加快我市土地流转速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许卫平说,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显得十分紧迫而必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基础环节,是强化承包农户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农村生产要素内在活力、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前提,是保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今年,全省完成4000万亩左右的确权登记颁证任务。我市即将开展此项工作,实实在在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

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院长杨清岭认为,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现代农业,要以生态原理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推广行之有效的生态模式,推进产业升级。他表示,用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五大平台建设工程,夯实科研创新的基础。改善试验条件。逐步添置试验专用麦类小区收割机、芝麻小区播种机、自动喷灌设备等试验机械,提高科研试验的机械化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提高单倍体培养、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育种水平。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借助河南省小麦抗性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着力开展小麦抗性资源材料的引进、筛选、创新、利用,加速选育高产优质、抗性突出、特色鲜明的优良新品种,普及推广抗性品种及科学有效的病害防控技术。积极开展博士后研发基地对接项目。借助博士后研发基地这个平台,柔性引进博士研究人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合力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认真抓好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借助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扎实开展对接项目,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