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建监察支队荣获
省住建系统四星级执法监察队伍称号
本报讯 (记者 马国省)2014年,市城建监察支队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星级执法队伍创建为抓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内部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努力推进服务型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为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创建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监察工作会议上获悉,该支队荣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四星级执法监察队伍”称号。
转作风、练内功,深化星级执法队伍创建。2014年初,该支队在成功创建为三星级执法队伍的基础上,按照省住建厅星级执法队伍创建工作部署,积极谋划,认真制订四星级执法队伍创建方案,强化措施,转变机制,狠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两个规范、一个提高”。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问题,以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队伍建设为抓手,总结反思“四风”突出问题,剖析原因,逐项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开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等主题教育活动,准确把握法治新常态下的执法监察工作,严格执法标准、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出台了《文明执法行为规范》等10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支队16条禁令,加强对日常执法行为全过程监督,形成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办事规范的工作局面。强化内部督察。严守“8个禁止、52个不准”,完善《督察考评细则》、《督察工作制度》,实行“日督察、周通报、评挂红黑旗”制度,共印发《督察通报》42期,整改2000余处问题,促进了执法监察规范化。
抓管理,上水平,开创城建监察工作新局面。2014年,该支队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主线,以查处违法违规案件为重点,以持续开展星级执法队伍创建为抓手,坚持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结合、监督管理与文明服务并重,不断提升执法监察队伍执法水平和执法工作效能。加强建筑市场执法监察工作。该支队对规划控制区内在建工程开展排查,严格落实项目监管责任制,坚持日常巡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集中排查与重点督办相结合,对在建工程实施备案,全方位、不间断跟踪检查,实现全覆盖监管。该支队共排查在建工程318项,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2项。强化责任落实,严查“双违”,重点查处未取得基本建设程序、未批先建等违法建设行为,有效地规范了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对户外广告设置实行集体研究、联审联批制度。制定了《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工作流程》、《临街门店匾牌、装修及临时搭建备案登记流程》,确保户外广告设置公开透明。共办理临街门面装修备案登记手续380件,建筑围挡户外广告审核审批8件,各类户外广告审核审批33件。集中拆除违章设置跨街广告灯桥2座、道路广告牌150余处、墙体广告800余块,拆除“新百汇”、“第五大道”等高层楼体广告牌68处,清理临街门店、道路线杆LED电子屏1800余处,有效净化美化了城市环境。强化市容管理监察督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对“三区”城管的市容管理督察指导工作职责,制定考评办法和评分标准,坚持每日检查、每周通报,完善监督机制、联动机制、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两级联动城管格局。
转职能,优服务,创建群众满意执法队伍。2014年,该支队坚持以人为本,主动转变执法方式,积极推进服务型执法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群众“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按照上级部署,该支队在2014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前启动了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现已在中心城区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5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辆,自行车每天使用率600余次,累计借、还车次数3.5万余次。目前,绿色环保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建文化建设,开展“志愿交通”、“清洁家园”等一系列志愿活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努力创建一支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执法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