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付明 通讯员 张文泽
在平舆县20余名万建筑防水大军中,河南省天地建筑防水公司郑州分公司经理、现年45岁的魏国周很有名气。这不仅因为他动辄签约数百万元、数千万元的施工项目,从一文不名的打工仔变成了身价不菲的大老板,还因为他有着一个又一个用“偶然”串起的传奇故事。
那么,魏国周真是靠着一个个“偶然”,幸运地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吗?非也!探寻他20余年的创业史,人们不难发现,在一个个看似“偶然”的因素而促成事业兴旺的背后,是靠更多付出得来的“必然”。
魏国周1970年出生在平舆县高杨店镇后位自然村一个有着8个子女的贫困农家。读小学时,魏国周一直当班长,品学兼优。1984年,小学升初中时,看到父母连5元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来,懂事的魏国周只得含泪辍学,用稚嫩的双肩开始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西去汝南贩洋葱,东奔临泉收鸭蛋……一年下来总共才挣40元钱。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魏国周发现了一个挣钱的门路——做沥青防水。在征得父母同意后,魏国周便提上两瓶本地产的永乐仙酒,找到了家住项城县搞沥青防水的亲戚,央求人家带自己出去闯闯。
1985年麦收时节,魏国周终于被亲戚带去新密干防水工作了。可他毕竟才15岁,那个亲戚不敢放手让他干,只安排他当杂工,这样一晃就是两年。两年间,魏国周没要过工钱,却暗自学会了防水施工技术。1987年夏,17岁的魏国周正式开始上工,不料刚一下手,便被热汩汩的沥青油“咬”住了左手腕,情急之下,他忙用右手揭,一大块皮肉被撕了下来!魏国周却一声没吭,简单包扎后,立即又投入到工作中。
1989年春,魏国周决定带着全家人从牙缝里省出的180块钱出去单干,他先后来到临颍、长葛、新乡等地,活儿还没找到,又被人骗去40元钱。他又抱着希望来到郑州,在郑州魏国周终于揽到铁路工程机械厂一桩1500平方米的防水活儿,一个月后破天荒地拿到了1000元工钱。
圈里人都知道,做一般性的防水施工并不难,难的是活儿不是想找就有。铁路工程机械厂的活儿干完后,直到临近春节时,魏国周才又找到一个为铁路货运站锅炉房做房顶防水的活儿:施工面积60平方米,总共120元的工程费还得等验收后才付。国周不嫌活儿小,干得精细认真。接着做“闭水试验”,也就是在房顶上灌注3厘米深的水,检验做完防水后会不会渗漏。结果令甲方负责人——一位姓范的工程师很满意。
1990年春节过后,魏国周重返郑州继续找活儿。在华中水果批发市场,他偶然遇上了范工程师。范工程师兴奋地抓住魏国周的手说:“小伙子,你知道我多想见你!”原来,范工程师正担任水果批发市场建设工程的总工,而此项工程的关键环节就是市场穹顶6000平方米的防水施工。在他看来,干活踏实、严谨认真又能吃苦的魏国周,是最靠得住的防水施工人选。就这样,由于与范工程师的一次偶然相遇,魏国周顺利签下了这项总造价45万元的防水工程。
靠着良好的口碑,魏国周在郑州建筑防水领域渐渐站稳了脚。银基商贸城5万平方米、省中医院7万平方米、省肿瘤医院11万平方米、万客来食品城12万平方米、南三环城中村开发改造项目300万平方米等防水工程,先后被魏国周拿下。
又是一个“偶然”,让魏国周的事业从郑州延伸到了三门峡。就在魏国周完成省会两家大医院建设项目防水施工后不久,这两个项目的总承包方——中建一局,决定对旗下多个建设项目进行质量追踪。结果发现,不少项目防水质量不高。而由魏国周担负防水施工任务的上述两家医院共2000个卫生间和深度达11米的地下室(防水重点部位),渗水面积为零。中建一局高层遂主动提出,由魏国周独揽该局承建的三门峡市医院大楼防水工程。
同样又因一个“偶然”,魏国周的创业脚步稳稳跨进了浙江杭州。2014年,他跟进一家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中标了杭州市一个高档商住区造价3000多万元的防水施工工程。就在商住区各项工程施工进展中,开发方突然决定终止与那家国有企业的合作,责令其退出。让二级分包商魏国周感到意外的是,他的防水施工队不仅没有随着被解聘,开发方反而主动与他重签了合同。理由很明确:那家国有企业施工涣散,施工质量、工作效率均差强人意,而独有防水施工队不仅施工精细,而且作风顽强。原来,有一天深夜,开发方老总偶然来到工地,惊讶地看到,60多名防水施工人员仍在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看到有人正在暗影里换衣服,老总好奇地走过去,通过交谈得知,此人正是负责防水施工的二级分包商魏国周——由于始终坚持现场指挥施工,他已连续五天没换衣服了。眼前这一切,让这位老总分明看到了一支“铁军”和让人钦佩与信赖的领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