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焦艳艳)2014年,西平县将实施民生工程作为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实施和管理机制,加速协调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近年来,西平县牢固树立“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深得民心是最大奖励”的理念,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西平的目标,以坚持民享为先、坚持和谐为本,诠释了自己的幸福公式,实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同步提升,交出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该县加强各个部门协作沟通,对于计划未下达的民生工程项目,积极和省、市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早日开工;加强规范管理,对发放到人的资金,严格按照“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的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和报账制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将资金拨付和工程进度以及竣工验收结合起来,杜绝挪用、挤占现象。规范工程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六制管理”,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加强督察,要求每个工程点排出时间进度表,严格按计划施工,对照时间表逐项检查。
去年,西平县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西平高中新区建成投入使用、柏苑中心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扩建6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班容量得到有效控制,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位居全市第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平稳,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养老保险足额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率100%。还建立了以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为主体,以商业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基本医疗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5.2万城乡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733名五保老人得到供养。新解决2.8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该县还坚持发展性民生和保障性民生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以就业、医疗、帮扶、救助等为主,为百姓撑起民生“无忧伞”。该县人民医院新病房楼主体工程完工,12个乡镇卫生院提升工程、50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公租房4400套,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