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云气象 谈工作发展
市气象局多种形式迎接“3·23”世界气象日
本报讯 (记者 王朝朝)为了纪念“3·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围绕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和“75·8”洪灾、极端天气事件以及气象工作进行了座谈。在3月22日的参观活动中,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地走进气象台,学习气象知识,起到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多年来,我市气象工作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引领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稳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坚持建设“四个一流”,提高“四个能力”,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手段。建立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目前,我市拥有新一代天气雷达1部、10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51个区域站、136个乡镇雨量站、13个自动土壤水分站、4个地基GPS探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静止气象卫星站、2个闪电定位站,组成了地面、高空相结合的现代化立体监测体系,显著提高了我市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全市共建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13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70个,乡镇覆盖率89%,电子显示屏227块,气象预警大喇叭2810个,气象信息员4677人,农业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扩大,全面推进了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