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创新提升 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专访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毕俊德
记者 闫平安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工作,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近日,记者专访了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毕俊德。
记者: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农业工作再创佳绩,实现了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做到了好上加好,保持了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请您谈一下2014年农业工作有哪些突出亮点?
毕俊德:表现为六大亮点。(一)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128.2亿斤,实现了“十一连增”。新建高标准粮田131.5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增长11%,总量达到357.5万亩。我市和上蔡、西平、正阳、平舆、汝南等5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油料面积410.7万亩,总产101.2万吨,增长0.1%;蔬菜面积167万亩,总产452万吨,分别增长4.4%、5.1%;食用菌鲜品28万吨,总产值30.5亿元,分别增长4%、4.2%;水产品总产量12.6万吨,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8362元,增长11.1%。
(二)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成效显著。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集群总量达到43个,实现销售收入706.5亿元,带动农户138.3万户。其中,省级集群10个、市级集群30个,省级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47家,实现总产值1173.7亿元,增长16.5%。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5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6家、市级303家。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示范点3个。
(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健康发展。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50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4%,比上年翻了一倍。农业规模经营面积212.4万亩,占耕地的19.2%。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开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研工作,受到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壮大。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蓬勃发展,全市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10633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9家、省级示范社37家、市级示范社236家。家庭农场在工商部门注册4335家,总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省前列。全市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6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总数达197个。新认定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10个,总数达2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9.9%,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六)2014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成功举办,层次、规模、效果有较大幅度提升。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团参会参展,参会代表团190多个。参会代表近2万人,其中参会客商15000多人、重要客商1000多人、境外客商300多人。5000多家企业参会,其中境外企业150多家。参展企业3800多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120多家。签约重点投资项目187个,投资总额530亿元。达成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银企合作、农产品采购贸易项目,推出了一批名优金奖产品。
记者: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方面,2015年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毕俊德: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突出五个推进,即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注重三个提升,即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资市场监管水平;办好一件大事,即按照“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办好2015年“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主要目标是: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油料100万吨以上,蔬菜420万吨,食用菌鲜品26万吨,水产品12万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办会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李克强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下一步我们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上述目标?
毕俊德:面对新常态、新要求和新任务,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培育亮点,求实求效,全面提高各项工作水平。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播种面积1600万亩以上。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 2015年新建高标准粮田92.7万亩,总量达到468万亩。深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努力提升科技服务入户率和科技服务贡献率。
(二)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集群核心企业,在扶持壮大现有2家国家级、46家省级、30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同时,培育发展一批新的重点龙头企业。依托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平台,深化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交流,引进知名企业和品牌,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新增省级集群5个,新增市级集群20个。
(三)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西平、确山整县推进,其他县区完成乡村的50%。力争到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00万亩左右,规模经营面积350万亩左右,完成650万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示范带动,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制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规范化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家庭农场、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20%。
(五)加快推进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科学谋划,高标准制定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中心城区和确山、遂平、汝南县城周边,建设一批集高效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工程。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蔬菜规模种植园区,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市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都市休闲农业项目推介、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交易。
(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设和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作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强重大病虫害的预警监测,全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沃土工程”, 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完善12316信息服务体系,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一手抓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手抓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八)着力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管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九)扎实筹办好“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按照“更新、更高、更实”的总体要求和推进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品牌化的总体思路,及早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各项筹备工作,周密组织好会议期间各项活动,确保第18次“中国农加工洽谈会”圆满成功。
记者:毕局长,我们知道农业战线上有一支作风过硬、敢打硬仗的队伍,现在有了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那么,下一步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改进作风、提能提效,推动工作落实?
毕俊德:工作求成效,作风是保障。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始终如一的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以作风转变推动能力提升,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
(一)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一是向书本学习。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二是向实践学习。要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情况问题摸清吃透,作出正确决策。三是向群众学习。学习人民群众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办法,搜寻蕴藏在群众中间的智慧和力量。
(二)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思想上必须明确,在职不履职,要我干什么?在职不尽责,必定要追责。通过建机制、定制度、强措施,坚决治理懈怠消极的不主动作为行为,要有知责之心、担责之能、履责之行,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三)雷厉风行,求实求效。注重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时间观念,对安排部署的工作,必须做到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对确定的工作任务,要排出时间表,层层分解,明确由谁主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效果,以实实在在的措施促使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注重标准,提高水平。工作好与坏,关键在标准。我们必须弘扬“创一流、争先进”的精神,做到每一项工作都坚持高标准、务求高质量。要敢于同周边市、全省范围内同行业、同部门比成绩、争名次,敢跟别人叫板、跟自己较劲,做到唯先是争,决不能降低标准、甘居下游。
(五)严格要求,树立形象。按照勤勉敬业、遵守纪律、勤政廉政的要求,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给科室和二级机构的领导同志做表率;主要负责同志要给班子成员、单位全体同志树标杆。要求班子成员和其他同志做到的,主要负责同志首先要做到,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形成一级带一级,全系统人人勤奋工作、奋发有为的局面,进一步树立农业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