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3月14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创新驱动发展主线 推进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5-03-14 10:40:58  

副市长冯玉梅在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89427_4版.jpg 

2014年是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重要成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切实改进和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市科技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共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50个,比2013年增加23个;获得科研资金2023万元,比2013年增加889万元;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比2013年增加3项;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比2013年增加3个;与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驻马店分中心;依托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立了我市第一个科技孵化器“驻马店科技创新孵化中心”;高标准完成了2014年度全市科教惠民工程“市地震应急避险避难场所”和科技资源“一网三库”项目建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常态下我们的科技工作距全市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面对新常态,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积极支持全民创新,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内引外联,借助中科院和其他高校院所等科技优势平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常态。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11123发展目标:创建1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争取1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引进10项中科院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家。要大力实施“五大创新行动”,强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着力搭建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创新需求的服务体系,引导科技工作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目标转变。要重点培育一批省级平台,建设一批市级平台,全方位多层次搭建科技研发平台,逐步完善我市创新体系,带动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体提升。要深化与中科院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科技合作的重点是借助中科院科技转化与育成中心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攻关,努力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科技水平。

面对经济新常态,全市科技工作者要紧紧抓着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积极作为、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各县区要大力支持科技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不断完善和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科技工作的经费投入。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统筹区域科技发展,在科技创新中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寻找本地科技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精力抓大事、抓示范、抓典型,以点带面,做到“有作为、有地位、有凝聚力、有影响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负其责,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部门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机制,共同推进科技事业快速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要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研发和投入的氛围,逐步增强企业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有力支撑园区创新驱动型发展。要抓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实验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平台,形成集成、开放、共享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组建专门队伍,谋划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新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积极配合市科技局在区域内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全年争取每个产业集聚区新增省级研发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1家、承接转化中科院科研成果1项。要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围绕创新链配置好财政科技资源,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引导全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科技创新的新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凝聚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把我市科技事业推进更高的层次,为推进我市富民强市加快崛起、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科技局局长耿瑞在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2014年,市科技局围绕“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自主创新体系和平台两项建设,落实重大科技专项、‘十百千’科技型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三个计划,实施粮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四大工程”这一思路,与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驻马店分中心,首家科技创新孵化器在黄淮学院创建;争取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个,获得资金支持2023万元,泌阳恒都公司 “夏南牛高档牛肉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600万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2013年的18个增加到23个,高新技术企业由2013年的8 家发展到13家;全市专利申请990件,专利授权72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5%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市科技局被市政府通报嘉奖并记集体三等功。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七个以”,即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以解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以产业集聚区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引进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和计划项目实施管理为抓手,以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引领支撑社会发展为目的,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预期目标:创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1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68家,认定市级创新型企业40家、科技型企业430家,完成“十百千”科技型企业培育任务;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20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个,市级重大科技专项35个;培育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创建院士工作站1个;培育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个,专利申请量突破800项;评选科技成果8090项,争取省科技成果进步奖3项以上;承接转化中科院科技成果项目10个以上(每个县区1个);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计划项目、科技经费、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和科技计划项目,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碎片化”和科技项目“多头化”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政策取向、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建立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着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企业新建研发中心省级10万元、市级5万元经费支持政策。学习借鉴焦作科技创新代金券经验,制订我市企业科技创新代金券办法。探索对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的各种奖励和扶持办法。完成科技型企业“十百千”培育计划,即到年底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创新型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力争年内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6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家,创新型企业40家,科技型企业430家以上。落实企业科研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和企业科技创新产品政府优先购买政策。通过政策激励,不断激发全市企业创新精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着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条件,扩大科技服务效应。围绕产业集聚区企业,积极培育省级、市级研发中心。新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以上。对已建23个省级和87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管理,推动研发。发挥中科院河南育成中心驻马店分中心作用,积极搜集我市企业科技需求,对接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技术成果,争取10个以上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驻马店落地转化,积极引进中科院科研人员来我市企业科研单位、产业集聚区挂职,组织我市企事业单位人员到中科院有关研究所考察学习和挂职培训,提升科技人才队伍科研水平。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驻马店科技孵化器作用,组织孵化科技型项目和科技型企业。对在孵项目和企业给予科技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科技创新人员进园区开展科技创新,为广大创新人员和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发挥驻马店科技“一网三库”平台作用,定期发布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积极利用“一网三库”科技创新资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网上服务。积极利用远程医学分中心平台,开展面对全市人民的医疗科技服务,让全市人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重点培育市产业集聚区、驿城区装备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年内将市产业集聚区创建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通过创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区企业创新发展,引进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产业集聚区企业总产值的比重。

着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破解企业需求的关键技术难题。以破解企业需求的关键技术难题和推动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力争年内争取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2个,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35个。

着力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社会效益评估机制,提升科技成果鉴定评审质量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求,努力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2015年计划评审市级以上科技成果8090项,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612项。发挥政府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推广应用市级优秀科技成果1020项、省级优秀成果510项。重点承接转化中科院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成果,争取每县区包括市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转化1个成果。市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成果转化在100万元以上。评选4个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的项目并给予每个项目20万元资金奖励,激励引导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升企业发展科技贡献率。

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专利维权和宣传培训力度,培养专利人才,培育专利示范企业,提高全市专利申请数量与质量,重点提高发明专利数量。2015年,专利申请量力争在800件以上,培育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

着力加强防震减灾体系建设,提升防震应急能力。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组织开展社会各层面的防震减灾演练。加强市地震避难场所管理和使用,抓好平舆县二类避难场所建设。

289414__MG_9243.jpg 

副市长冯玉梅(左一)为获奖者颁奖。

289413_DSC01287.jpg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耿瑞 (左一)为获奖者颁奖。

289417__MG_9246.jpg 

市政府副秘书长谢李利(右一)为获奖者颁奖。

289416__MG_9273.jpg 

获奖代表合影留念。

关于表彰2014年全市

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科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工作者。

为了表彰先进,进一步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经基层单位推荐和组织审核,市自主创新体系领导小组决定:授予张之豪等49人“全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详见附件)。

希望受到表彰的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驻马店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各自的工作重点,抢抓机遇,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驻马店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2015311     

全市科技战线先进工作者名单(49名)

张之豪      梁付章  刘如松  单留江  张建全  宋启明      杨志刚 

张淑梅  周巍锋  王清臣  朱贺年      张志辉      李冬梅     

胡铁铮      王同波  杨继国  李元华      王宏祖  齐汝平     

杨新宇  王小磊  于小丽          袁辉耀      宗永玲     

    樊俊杰      杨新立  张宏伟  张新德             

李惠茹      李军红  朱献武 

 

关于对被认定为2014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的决定

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科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5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农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6项科研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以上名单附后)。对以上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驻马店这一中心任务,结合各自的工作重点,抢抓机遇,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驻马店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2015311       

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1.河南省发酵型饲用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驻马店华中正大有限公司)

2.河南省袋式收尘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驻马店市龙山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3.河南省LED超远程探照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河南中云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河南省丝瓜液护肤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驻马店市晨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河南省蛋鸡养殖智能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河南金凤牧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1.河南云华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河南乐山电缆有限公司

4.上蔡恒通机械有限公司

5.驻马店市三超实业有限公司

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

1.泌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单位:泌阳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全省科技进步奖(6项)

1.严重烧伤早期动力扶持加控速输液救治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第一完成单位:解放军第159医院;第一完成人:肖荣;二等奖)

2.农业景观格局对果树害虫的发生影响及预警策略研究(第一完成单位:黄淮学院;第一完成人:刘军和;三等奖)

3.粉粒物料运输罐式车研究(第一完成单位: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第一完成人:刘四涛;三等奖)

4.P-集合理论在金融风险动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一完成单位:黄淮学院;第一完成人:汪洋;三等奖)

5.GTM设计的骨架密实沥青路面成套技术研究(第一完成单位:黄淮学院;第一完成人:李修忠;三等奖)

6.医院管理创新与持续发展的研究(第一完成单位:解放军第159医院;第一完成人:韩西;三等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