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3月02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驻马店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5-03-02 08:05:17  

为了百姓新期盼

——2014年驻马店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记者 付建强

从古至今,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富裕,一个是平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富起来的驻马店百姓更盼望平安。

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驿站焕发出蓬勃生机,发生着深刻变化。无论是经济综合实力,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城乡建设面貌,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30亿元,增长8.5%。“中国梦”的驻马店篇章正展现令人惊喜的现实模样。

富而思进、富亦思安。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驻马店的平安建设一路相随。

20144月,全省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西平县召开,其经验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的高度肯定;

2014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座谈会上,驻马店市是唯一代表河南省发言的市级单位;

2014年,全市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案件,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

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筑牢着平安根基,维护着公民的合法权益,让天中890万民众感受公平正义,共享平安幸福。

关注民生

提升综治工作整体水平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市区移动文化广场小游园里,一群中老年人伴随着悠扬的舞曲在专心跳舞,料峭寒风丝毫减轻不了他们的兴致。

“街上有探头,小区有保安,而且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可以看见公安巡逻车,感觉现在驻马店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了。”说起我市治安状况的巨大变化,他们的脸上露出一丝欣喜。

近年来,我市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有了新提升。

“平安是老百姓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民生。我市以平安驻马店建设为统领,以‘双安’为基本目标,以‘双治’为基本途径,以‘双基’为基本保障,以‘双公’为基本追求,坚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长则建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平安驻马店建设。”市委书记余学友说。

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把打造“四个驻马店”作为落实中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工作布局在驻马店的具体化,把平安驻马店建设作为贯彻中央“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社会建设在驻马店的具体落实。

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实地检查指导平安建设工作,多次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指挥、暗访督办平安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将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

全市逐级签订了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保证书,健全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工作实绩档案,规范了干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前书面征求综治部门意见的程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责任体系,促进了各项责任措施的落实。

市综治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分成员单位述职,有效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市委政法委在全市选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由市委政法委委员和市委政法委领导分包联系,推动联系点平安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市综治委在全市选取37个社会治安差、基层基础薄弱、平安建设落后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作为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联系点,由市综治委、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分包联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工作措施落实。

稳定助发展,平安促和谐。驻马店对平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既富又安”之路。

固本强基

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平舆县杨埠镇王店村委有一位69岁的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后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均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把两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开庭前,法庭及时通知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参加陪审,同法官一起给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前调解,顺利达成赡养协议。

据了解,杨埠镇开展了人民调解、治安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信访调解“五位一体”的联动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家庭纠纷不出家、行业纠纷不出单位、邻里纠纷不出社区、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的目标,有力维护和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

“有事你就说,道理大家评。”西平县柏亭街道办事处汤买赵社区2012年成立了评理说事协会,调解员由居委会干部、村民小组组长和村里各家族德高望重的人组成,他们日常奔波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处理纠纷不图报酬。

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础。我市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督导检查、综合考评为杠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保障措施,进一步规范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全市17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综合服务管理中心,252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综合服务站,60%的自然村建立了平安室,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管理服务体系。

实行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乡镇(街道办事处)为一级网格,村(社区)为二级网格,村组、楼院、街区等为基础网格。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城区以楼院、小区、街巷为边界进行划分,农村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划分,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网格管理员2名,网格长大多由村(居)民组长担任,同时发动“五老”、楼院长、门卫等力量参与管理,严格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制,做到按格定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到位。目前,全市已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配备网格管理员38901名,做到了管理零缝隙、服务零距离。

为加强“一外三留”人员服务管理,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群体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站,村(社区)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室,形成了“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管理服务格局。

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一批公办、民办幼儿园,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一批农村敬老院,建立一批亲情聊天室,确保每年都能办成几件实事。据统计,全市共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91所、农村幼儿园618所、寄宿制学校311所、敬老院173所、亲情聊天室1464个。

对留守儿童充分发挥公办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作用、民办学校的协同作用,发挥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幼有所护;创新组织模式,以村组为单位建立留守妇女互帮互助小组12585个,以种植、养殖生产协会为依托建立留守妇女合作创业小组6641个,使留守妇女生产有人帮、生活有人问、创业有人领;建立公办养老院173所、民办养老机构28所、老年活动中心657个,成立老年人理事会、互助会1180个,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立体防控

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轻点鼠标,盗车贼行动轨迹被大屏幕牢牢锁定;警报一响,立即提示小区里可能发生入室侵财事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影视作品中才有的镜头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到。

在遂平县城做生意的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经常外出跑业务,过去看管商铺是个难题。现在,我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够对商铺进行实时监控。我通过信息指挥中心在自己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平时出差只需要看看手机就知道店里的情况,真是太好了!”

确山县竹沟镇位于山区,在山上安装视频监控线路长、难度大。但在两年前,该镇就克服了地理上的不利,让视频监控覆盖全镇。牧民反映:“过去我们晚上必须住在羊圈、牛棚里,到了冬天冷得实在受不了。现在装上了摄像头,放完牧我们就可以回家睡上一个安稳觉。”

以开展“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把技防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县城区和乡村实现了全覆盖。强化资金保障,通过财政出资、社会投资、招商引资等途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着力破解经费难题。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技防建设经费1.2亿元,引入企业资金3000多万元。

在市、县和高速路出口、重点道路安装智能卡口系统208套,在市、县主要交通路段、公共复杂场所、案件高发区域安装高清探头1750个,在市区65辆巡逻车里安装车载动态视频和警情推送系统,在村(社区)按照每村不少于6个的标准,共安装监控探头54989个。

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监控平台完成了升级改造,明确派出所管理使用责任,提升案件侦破、防范效能。市、县、乡三级监控平台值机人员分别不少于50人、15人、6人,统一由公安民警带班,实行24小时视频网上巡查,发现警情立即处置。技防体系的全面应用,有效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为侦查破案、打击现行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4年以来,通过技防支撑刑事案件4087起,支撑治安案件5935起,支撑交通案件8132起,服务民生13174起。命案动态保持发一破一,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5.3%,其中抢劫案件同比下降17.4%,抢夺案件同比下降28.5%,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有专职巡防员4972人,每人每月工资不低于1000元,推广使用“巡防通”系统和指纹签到机加强管理,全面实行绩效工资,工资待遇与巡防区域内刑事案件发案情况挂钩。

源头治理

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信访问题发现越早、层级越低,解决的成本越小、效果越好。我市加强源头治理,认真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督察、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对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和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科学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

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设立巡视接待专用窗口,与市长热线相结合大力开展网上信访、电话信访和绿色邮政等,形成了全方位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进一步规范信访秩序,采取解决问题、教育疏导、依法处置等方式,开展集中治理赴京非访活动,推动了信访形势持续好转。全面推进依法逐级走访工作,明确程序规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引导群众依法按照程序逐级反映问题,全力推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进一步推动问题解决,从去年5月中旬开始在全市开展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对中央、省委巡视组交办的1554起信访案件以及我市疏理出的41起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研判化解;对市级以上交办的信访突出问题全部实行县处级以上领导包案,落实“四包”责任制;对“三跨三分离”的信访案件,建立了协商会办机制,由同级或上级别一级信访联席会议期间牵头,明确部门、地方之间的办理责任和要求。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从去年开始,以市、县、乡三级为重点,以“五好三满意”为目标,在全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活动,确保筑牢信访基层基础工作平台。

目前,全市有6个县区1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达到“五好三满意”标准,达标率分别是67%66%。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对因工作不力引发集体上访、非访的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了重点管理,对6个县区进行约谈,并对相关县区通报批评13次。

对中央、省委巡视组交办的每起案件,按照“一案一个包案领导、一案一个化解专班、一案一个化解方案、一地一本工作台账,一地一个督查队伍”工作要求,加强督促检查,推进案件化解。至目前,中央巡视组共交办6244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办结242件,办结率99%,息诉144件,息诉率59%;省委巡视组交办3581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办结579件,办结率99%,息诉341件,息诉率60%

完善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机衔接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不断增强大调解的功能和实效。2014年以来,全市共排查纠纷8352起,化解7901起,化解率为95%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