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2月2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驻马店市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二)

发布时间:2015-02-27 09:25:08  

序号

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

工作落实情况

备注

七、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1

加大农村及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力度,对103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完成500个深、石山区独居贫困农户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解决12.68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问题,力争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办:市扶贫办协办:市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

已完成130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占计划的134%141户、500人的搬迁任务已经搬迁安置74户、312人,占计划的62.4%67户、188人的安置房已经建好,预计2015年上半年搬迁入住。推进到户增收、科技扶贫、互助资金等产业化扶贫项目,累计帮助12.682万人实现了脱贫增收。

基本完成

2

扎实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全面开展移民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抓好60项水库移民扶持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确保今年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主办:市移民办协办:汝南县、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驿城区政府

我市2014年共安排水库移民扶持重点民生项目60个,计划新修砼路总长106.573公里(含桥涵34座),50长的漫水桥1座,项目建成后受益群众30万人。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拨付资金2120.8631万元。

完成

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

抓好重点区域在建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加快75个在建社区的建设进度,引导群众及时搬迁入住。

主办:市委农办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累计投资15.1亿元,75个在建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其中建成9个(遂平县3个、西平县1个、上蔡县2个、汝南县1个、正阳县2个),共建成房屋4万套、在建1.5万套,硬化道路325.6公里,铺设供水管道197公里、排水管道332.6公里,架设电力线路172公里

基本完成

2

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解决57万农村居民和11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主办:市水利局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4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共下达投资31989万元,计划建设177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7.1281万人,农村学校师生11.4186万人,涉及平舆、汝南、上蔡、正阳、确山、泌阳、驿城区、遂平、西平共9个县(区)。该工程已建成通水,投资完成率100%

完成

3

加强推进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县乡公路600公里,改造危桥2000延米。

主办:市交通局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

我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600公里,改造危桥2000延米。共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009.69公里,桥梁5461延米,项目建设总投资8.93亿元。已完成农村公路780公里,桥梁2600延米,完成投资7.2亿元。

超额完成

4

完成8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

主办:市邮政公司协办:市发改委及相关县(区)政府

正阳县已于20144月份投入使用,西平县蔡寨乡、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张楼镇、驿城区朱古洞乡已完工,泌阳县黄山口乡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营业厅装修,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确山县三里河街道办事处正在施工。

基本完成

5

实施23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体育健身条件。

主办:市体育局 协办:市财政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我市计划安排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40个。目前,共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7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49个。

超额完成

6

提高管道天然气覆盖率,8个县新开管道天然气用户2.2万户以上。

主办:市住建局协办:市规划局、西平县、遂平县、正阳县、汝南县、泌阳县、平舆县、确山县、上蔡县政府

我市计划安排8个县新开管道天然气用户2.2万户以上。目前,已新建改造燃气管网69公里,实现全市用气25166户。

超额完成

九、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

实施“蓝天工程”。

主办:市环保局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及有关县(区)政府

一是建成区天然气和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10蒸吨/小时燃煤已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家企业(华中正大)20蒸吨/小时燃煤锅炉脱硫治理和除尘改造已按时完成。二是中心城区应完成拆改的52家燃煤锅炉全部拆改到位,3家应完成自备电厂和供热机组的脱硫脱硝治理和除尘提标改造的企业已经全部完成治理任务,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已完成油气回收装置安装55个(其中油库2个、加油站36个、油罐车17辆)。三是中心城区露天烧烤已全部改为电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露天烧烤和燃煤小锅炉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市环保局依据环保部统一下发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判定,认真核发。五是黄标车淘汰力度大、进展快,已累计注销机动车9364辆,完成了省政府给我市下达的8200辆黄标车淘汰任务。六是市中心城区1548辆出租汽车,现全部为油气双燃料动力;市中心城区共有公交车573辆,以天燃气为燃料的共179辆,比率为31.2%

完成

2

实施“碧水工程”。

主办:市环保局 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畜牧局及有关县(区)政府

我市列入省重点流域规划中1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应于2014年开工,2015年建成投运。止目前,已验收1家、已建成6家、在建5家、未动工1家、自然关闭2家。列入省重点流域规划中2家工业企业(燕京啤酒、鲁洲生物)污染治理工程,现已基本完成。共安排4个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中驻马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平舆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已建设完成,遂平县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总进度的90%。安排9个城镇污水处理项目,6个已试运行,3个已完成竣工验收。

完成

3

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完成22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创建3个省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村、50个市级生态村。

主办:市环保局 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委农办、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卫生局、市林业局及有关县(区)政府

22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按照省政府进度要求,已完成投资评估及招投标等工作,预计20158月份完成建设及考核验收任务。3个省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村均已符合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的创建条件,省环保厅考核验收后已正式下文命名;50个市级生态村已通过各县(区)组织验收。

完成

4

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驻马店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与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置工程、中水厂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第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开工建设香山生活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置项目。

主办: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协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及有关县(区)政府

驻马店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厂和污泥处置厂正在试运行;驻马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的99%,设备安装的95%;第四污水处理厂已进入招投标程序;香山生活垃圾处理场项目因未列入2014年资金预算,未能进入招标程序。

基本完成

5

完成6条道路绿化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游园建设项目。

主办:市住建局协办:驿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道路绿化建设:练江河中段南侧(白桥路至京广铁路)暂未开工,其余项目基本完工。游园建设:学府游园正在征地拆迁,蓝天湖提升工程基本完工。

基本完成

十、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

 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主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办: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一是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办)都建立集行政便民、治安管理、群众工作三中心和综治办为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社区)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自然村建立平安室。二是努力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以信息化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构建纵向贯通、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信息网格化综合服务平台。全市共配备网格管理员38901名,做到了管理零缝隙、服务零距离。三是推进外出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群体服务管理。全市共建立流动党支部391个,吸纳外出务工党员7219名,成立商会205个,发展会员84252名;成立同乡会504个,发展会员82947名。四是强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市、县、乡、村四级和行政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推动排查化解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8352起,化解7901起,化解率为95%。五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技防建设经费1.2亿元,安装监控探头54989个、智能卡口系统208套,市、县城区和乡、村实现了全覆盖。加强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全市共有专职巡防队员4972人。六是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我市基层“双创”活动达标率达到了70%以上,提前完成了省提出的创建目标。

完成

2

新增17处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含电子警察),设置7处电子警察管理系统,20148月底前完成中心城区照明工程6个、道路路口升级改造项目5个。

主办: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协办:市财政局

已按时间进度于20148月完成。

完成

3

加强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和综合性抽验检测,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主办: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协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粮食局、市畜牧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生产环节食品抽验1022批次,合格率97.6%;流通环节抽验1666批次,合格率98.3%;餐饮服务环节抽验1996批次,合格率96%。在各项专项整治过程中,共出动执法人员7320人次,执法车辆2312台次,查处问题食品4600余公斤,立案261起,罚没款75万元,移送公安部门处理63起,批捕19人。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22000人次,出动车辆10590台次,检查涉药单位7060家,共受理投诉举报379件,调查核实379件,立案查处47件;一般程序立案1449起,结案1376起,入库罚没款共计164.48万元,简易程序案件263起,入库罚没款共计23.348万元。办理5万元以上案件3件、移交司法机关案件9件、公安立案6起、刑拘3人、批捕3人。组织执法人员对基本药物进行了监督抽样,配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评价性抽样51批次,基本药物专项抽样174批次,针对性抽样844批次,医疗器械抽检29批次,保健食品、化妆品抽检26批次,对抽验不合格的品种进行了严肃查处。

完成

4

实施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严厉打击假冒清真食品和伪造、仿制、买卖清真牌证行为。

主办:市食安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协办: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粮食局、市畜牧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实施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程。2014年,全市共创建餐饮服务示范单位130家、餐饮服务示范街12条。泌阳县被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商务厅授予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县。市、县均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大队,经费实行财政全额预算。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全市共配备乡级协管员202人、信息员1365人。构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拟实施驻马店市食品安全检(监)测实验室改造项目。该项目食品实验室改造2500平方米,投资1250万元;配置食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投资870万元;实验室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投资68万元,总投资223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92万元,市级财政配套746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和省里进一步对接中。加强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全市各级民族宗教部门先后举办了12次大型清真食品宣传咨询活动,向企业和广大群众发放《河南省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等清真食品宣传资料1万多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全市10余家大型清真餐饮企业、学校餐厅、医院餐厅等1000余名从业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以及清真食品基本常识的现场培训。严把清真食品市场准入关口,要求所有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索证索票齐全。开展经常性督促检查,确保清真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市全年共开展专项检查120家,开展日常检查26家,限期整改10家,取缔1家。

完成

5

大力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诉讼代理,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全市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700件以上,其中办理诉讼、仲裁类案件4000件以上,提供咨询服务3万人次以上。

主办:市司法局 协办: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全市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703件,诉讼(仲裁)案件达到78%以上,律师办案比例达到40%以上。全市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6767人次,完成总目标的156%。人工接听率为75.7%,居全省第二名。设立市级12348咨询平台1个,法律援助机构接待室10个,法院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10个,看守所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9个,法律援助受理点17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58个。全年上报中彩金法律援助案件143件,获得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资金280600元,超额完成40.3%2个法律援助案件(市中心、确山县各1件)被省司法厅评为第十届“河南省法律援助十大精品案件”,确山县继续保持全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称号。

超额完成

6

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环境影响、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决策事项,做到应评尽评,从源头预防和减少不稳定问题发生。

主办:市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国资委及各县(区)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一是制定文件规范风险评估。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若干机制的意见》和《驻马店市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督促检查实施方案》,切实从制度上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县(区)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基层维稳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社区建设、风险评估队伍建设、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建设等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风险评估纳入社会管理、维稳工作综合考评体系之中,对重大事项实施没有做到应评尽评而引发重大社会稳定事件的,严肃问责追究,并视情“一票否决”。2014年以来,在涉及征地拆迁、土地综合整治、人地挂钩试点、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以及重点项目建设中,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完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