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振海 张 勇
我市公交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的增加、城市的扩大,我市开始重视并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尤其是2014年我市参与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以后,我市公交进入发展“快车道”。据悉,目前市区公交线路达到36条,运营公交车辆574台,而且在线路优化、车辆更新、场站建设、优质服务等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地市级的前列。
但是,我市公交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拥堵这一许多城市公交普遍遇到的问题。交通拥堵造成公交误点,误点导致公交失信,失信造成乘客减少,乘客减少影响公交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这一难题呢?记者调查发现,群众对此高度关注,接受采访时,发言积极,且有些观点颇有见地。
当天下午,记者在市文化路2路公交车上采访时,一位乘客提出自己的治堵见解:修筑立交。他的建议一出,立即招致一些乘客的反对。一反对者说:“立交都是建在大都市,而我市属于小城市,哪有建立交的纵深?哪有立交回旋的余地?”另一位反对者应声附和:“是啊,再说,建设立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雄厚的财力,我们小城市受得了吗?”
记者接下来在市交通路11路公交车上采访时,遇到了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高人”。他对治堵胸有成竹:治堵在于“公交优先”,“公交优先”在于公交专用道,其他都是瞎扯;不过,公交专用道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大工程,实施起来,不容易。正当记者侧耳倾听时,他就此打住,摆摆手,不再多谈。
记者采访中深深感受到,让公交车跑得快一点儿成为广大公交车司机的企盼。24路公交车司机陈军辉感叹:“这些年,城区扩大了,新建不少道路,但是道路宽了,车辆又多了,还是一样开不动。”8路公交车司机李宏云说:“我市的公交车专用道都设在宽敞主干道上,其作用不大,在市区富强路和骏马路等拥堵路段划设公交专用道才会有效果。且道路设施到位、管理到位,公交车才能快跑。”
张国强还为记者列举了很多实例。据他介绍,韩国首都汉城(现名首尔)、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以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设立公交专用道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私家车的逐年增多,城市道路资源稀缺,让出更多的空间,给出更多的优先,让公交车快跑,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
不过,张国强还告诉记者,设立城市公交专用道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政府的投入要加大、公交部门的服务要提升、群众的素质要提高、有关部门的监管要加强……哪一环节不到位,都会使之功亏一篑。
看来,我市城市公交前途光明,然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