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张海波
年终岁尾,各单位和各部门开始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谋划来年的工作思路。在上蔡县广大农村,许多农民也开始盘点起2014年的收成,着手制定2015年的发展规划。眼下,正是西芹、生菜、茼蒿等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笔者走进黄埠镇尚庄村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专业户乔运田正在招呼人员将成熟的西芹采收、打捆、装车。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了惠农政策力度,让我们农民吃了定心丸。我们也要紧跟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年过去,咱也来个‘回头看’,盘点盘点一年的收支账,谋划谋划今后的主攻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争取有个更好的收成。”乔运田侃侃而谈。
现年41岁的乔运田是黄埠镇一位普通农民。近年来,靠着国家富民的好政策,不但买了小轿车,还盖了两层楼,腰包一年比一年鼓。乔运田自豪地说,他19岁高中毕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能上大学。但是,他落榜不落志,做过黄麻绳生意,也在山西打过工,做过防水,最远去过新疆、青海、广西、山西等地。黄埠镇当地百姓有多年种植蔬菜的习惯,以种菜、卖菜为生,2006年成立黄埠镇尚庄温棚蔬菜生产科技服务社后,尚庄开始大踏步地走上种植专业合作之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从事温棚蔬菜生产的农户也多了起来。看到老家蔬菜市场行情好,头脑灵活的乔运田便在服务社的帮助下搞起了温棚蔬菜种植。乔运田算是该村从事温棚蔬菜生产最早的农户。“那时候刚开始,由于缺乏技术,信息不灵,效益低下,经常会遇到蔬菜跌价的现象,上好的蔬菜贱卖也无人问津,大量的蔬菜烂在地头,只能看着心疼……”经过几年的发展,乔运田现在蔬菜种植做得风生水起,还注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日光温棚9座,种植面积50多亩,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
“
“2014年比2013年多收入两万多块钱。但通过主要经济收入对比,我发现西芹今年产量大,销售比较快,但价格比往年低,生菜、蒜苗等常规蔬菜虽有市场,产量低。当时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关键还是思想有点保守,认为种常规品种旱涝保收,现在看起来还是要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高端上档次的蔬菜品种。”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让乔运田一家人喜笑颜开。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让我对发展现代农业更加充满了信心。这也为蔬菜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我计划建一个蔬菜交易市场,把蔬菜种植户联合起来,进驻交易市场。目前,一期工程已投资300多万元,占地面积30亩,已建成26间覆盖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临街二层商贸楼,之后还将陆续建设钢架交易大棚、蔬菜储存冷库、大型电子磅及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成集农资服务、电子商务、包装储存、餐饮旅馆于一体,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蔬菜交易市场,让我们村的蔬菜种植户足不出户把蔬菜销到全国。”乔运田和妻子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