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2月04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发布时间:2015-02-04 08:02:40  

李新奇(市工信局局长)

工业项目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系着我市建设工业强市的长远发展。

去年,我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和减轻企业负担活动,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的逐步回升。统计表明,去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36.4亿元,增长14.8%;实现利润127.1亿元,增长13.8%。到年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能突破500亿元。

新的一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市将实施180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50亿元。特别是确保德威电缆新材料、银泰新能源汽车二期、海川电子玻璃二期、后羿制药二期、平煤蓝天原料替代项目改造、华中正大和正大饲料整体搬迁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同时,加快天方药业新型原料药、天中煤业安里煤矿、恒丰车轮、闽商食品工业园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昊华骏化30万吨/年合成氨原料路线改造、中多铝业、中元乳业、十三香现代化生产等项目尽快竣工投产。

另外,我市还将加大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扩能增效的支持力度,再新上一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确保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的70%以上。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我市今年还将实施“30强、30高、30新”企业和“十百千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120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30家。

同时,抓好银泰电动汽车、海川电子玻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富士康等重大基地型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力争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力争新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市工信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积极采取六种举措深入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持续强化优势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化解工业过剩产能,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一是做好规划绘蓝图。启动2015~2020年全市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发展三个综合规划和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积极加强调研论证,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是扩充总量强支撑。坚持企业带动、项目拉动,持续抓好限上企业正常运行,抓好现有企业技改项目,抓好建成投产企业入库,尽快形成更多的增长点,推动工业总量不断壮大,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新上项目70%以上必须是工业项目,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新增资产的70%以上。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为全市工业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建立载体提层次。继续实施“3581”上台阶行动计划,着力形成一批规模大、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深入开展工业经济上台阶竞赛活动,突出培育“30强、30高、30新”企业。围绕医药、煤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补齐缺失,补强薄弱,消除短板,淘汰落后,清洁生产,提升水平。

四是搭建平台破瓶颈。搭建融资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搭建用工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搭建产销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兴业态。搭建技术检测平台,为广大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五是强化服务提效能。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和分析,做好信息引导,深入分析工业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出政策建议。整合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资源以及云服务资源为基础,形成具有高度的产业适应性和地区适应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平台体系,做好统计分析,做好有效研判,当好参谋助手。

六是落实政策创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近期有关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我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及时组织协调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矛盾点,不断扩大增长点。加强企业尤其是重点工业企业的要素保障,落实惠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出台我市促进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大力营造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