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2月04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新志:情倾农技 躬身为民

发布时间:2015-02-04 08:36:12  

记者 王朝朝

西平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杨新志,近年来兼任专探农技推广区域站站长。“中国食用小麦出口第一船”的美称,就是以杨新志为代表的西平县农业局技术团队获得的最大“推广成果”。

1984年,毕业于中牟农校植保专业的杨新志,来到西平县农技站植保组工作,负责对全县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他把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查清了该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种类,摸清了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1993年至1995年,他在省部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地级科技成果2项,在业内小有名气。

1996年,他开始进行夏玉米高产开发。1997年,在该县盆尧乡于营村种植的5亩掖单22玉米品种,亩产达到719.5公斤,创造了豫南夏玉米高产纪录,也为豫南夏玉米大面积创高产积累了经验。1996年至2000年,他在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得农业部、市政府科技进步奖6项。1998年,年仅35岁的他,被西平县政府选拔为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他晋升高级农艺师职称,成为该县农业生产上名副其实的“挑大梁”人物。

2002年,他参加了郑麦9023的示范和推广,使该县成为全国郑麦9023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市、县之一。2004年,他将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升级,形成了“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并积极进行推广应用。2012年以来,该县年应用面积80多万亩,占小麦面积的80%以上。20125月,专家组对推广区进行验收,小麦病虫草害防效90%以上,亩产557.7公斤,比对照田亩增产120.7公斤,增产27.6%2004年,他在该县二郎乡张尧村建立小麦高产示范田,并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印在了田间的标牌上。2014年,该示范区从10年前的500亩扩大到10000亩,并创造了小麦亩产751.67公斤的高产纪录。2009年,他指导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西平县永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并引进喷杆喷雾机,使西平县的小麦病虫害防治从“人背机器”走向了“机器背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