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造平安驻马店
——2014年我市政法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回眸
记者 邱学忠
“我市政法系统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以来,城乡各方面稳定平安,生产生活有序,对人民来说就是好的保护。”“如今,我市的治安越来越好了,警民团结一心,老百姓在外舒心,在家放心。”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市民对我市政法系统开展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拍手叫好。
2014年,我市政法系统扎实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一年来,基层平安建设的组织、队伍、体制、机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单位的硬件、软件设施进一步健全,基层工作的合力、实力、能力、活力进一步提升,为平安驻马店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市委对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市委书记余学友、市长武国定亲自挂帅,切实加强对深化平安驻马店建设的组织领导。县、乡两级作出相应调整,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乡镇(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全部配备专职副主任,工作人员3人以上。狠抓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规范化建设,着力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明确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在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职责,落实“一站两会三员”工作模式。
强化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以“双创”活动为基础,将平安单位创建拓展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社会团体等组织,激发基层创安活力。实行分层创建,县区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平安村”、“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村(社区)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单位主要负责对“平安行业”、“平安系统”的创建活动。同时,开展了“三无”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创建工作,把无赴省、进京集体上访和突出非访问题、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公共安全作为硬性指标,不达标的一律取消评选资格。据统计,基层“双创”活动达标率在70%以上,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创建目标。
强化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技防体系建设,制定了《关于开展视频监控建设管理年活动的意见》,推动市、县、乡三级监控平台联网运行,形成信息共享的技防监控网络。目前,80%以上的乡镇监控平台完成了升级改造。全市已安装监控探头54349个。加强专职巡防队建设,市城区、县城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专职巡防队员保持在600人、100人、20人以上。2014年,我市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5.3%,抢劫、抢夺案件同比下降17.4%、28.5%。
强化基层治理创新建设。以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以法治化建设为保障,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
强化基层网格化建设。实行分级筑网,乡镇(街道办事处)为一级网格,村(社区)为二级网格,村组、楼院、街区等为基础网格。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城区以楼院、小区、街巷为边界进行划分,农村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划分,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网格管理员2名。严格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制,做到按格定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到位。建立健全网格管理制度,真正使基层平台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目前,全市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共配备网格管理员38901名。
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县区整合行政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做到了一站式办公、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乡镇(街道办事处)由综治办牵头组织协调,整合民政、社保、公安、司法、信访等基层工作力量,形成了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格局;村(社区)延伸乡镇(街道办事处)平台有关职能,统一建立了综合服务管理站,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范、便民服务等工作。积极推进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服务联抓、平安联创,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强化“一外三留”人员管理服务建设。加快党组织、群团组织、经合组织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延伸,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目前,全市共建立流动党支部391个,吸纳外出务工党员7219名。对留守儿童充分发挥公办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的主体作用、民办学校的协同作用,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幼有所护;创新组织模式,以村组为单位建立留守妇女互帮互助小组12585个,使留守妇女生产有人帮、生活有人问、创业有人领;成立老年人理事会、互助会1180个,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