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坑洼不平,污水横流,这是昔日西平县城旧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的真实写照。新年伊始,笔者在采访时看到,昔日脏乱不堪的背街小巷已经修葺一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重民生、解民忧。民生工作涉及面广,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民生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西平!”在近日召开的西平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县委书记聂晓光强调。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西平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县投入社会事业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73%。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县第四中学正在建设,西平高中扩建工程主体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县第六中学、江南实验学校正在筹划。县人民医院新病房楼、博雅医院正在建设,12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服务提升工程、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乡村畅通工程”,改建乡村道路近100公里。着力强化社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6000人。5.2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今年,该县将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计划投入1000万元,对复退军人、待业青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进行技能培训,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6100人,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新改建出山、谭店、蔡寨敬老院,改善五保老人住房条件;实施第六中学、第八中学和产业集聚区小学项目建设;完成县医院新病房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120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实施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扩建工程。计划投入1000万元,开通城乡公交,方便群众出行。新修农村公路93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继续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清洁的空气,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工作生活,让美丽与发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