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湘(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编者按:前不久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形势、与时俱进做好我市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
面对新常态,要有好心态,要有新作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新常态的变化转化为争取优势、抢占先机的机遇。要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抓好“六个着力”,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营造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浓厚氛围,本报今日起开设《适应新常态推进新发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家解读》栏目,约请我市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系列精彩解读。
市委书记余学友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握大势,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内涵,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核心要求。
我们既要在认识上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正确认识新常态,又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更要从我市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研究问题,积极引领新常态,这是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形势、与时俱进做好我市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
首先要认识到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是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是发展的更高要求、更高境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常态带来的九个方面趋势性变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当前这“九个趋势性变化”,又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认识到新常态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只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其次要清醒认识增速换挡回落的客观必然性,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经济保持合理增速;清醒认识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质量效益“上台阶”;清醒认识动力转换的长期性,强化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委书记余学友在讲话中指出,驻马店发展与全国、全省一样进入新常态,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但同全国、全省相比,新常态在我市的表现既有共性特征,同时也呈现了我们自身的个性特点。从我市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既有挑战,也蕴含机遇。
挑战大体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方面,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人口、土地、资源等传统优势正在减弱,能源原材料行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工业经济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规模不大,产业链尚未形成,受市场竞争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和核心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制约,短期内还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的下拉作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二是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虽总体增速较高,但出现逐月下滑的趋势,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和增速不太明显,对投资的拉动力需要增强。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较高的投资基数,未来增速会明显减缓。三是消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位徘徊,批零、住宿、餐饮、家电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教育、养老、旅游、汽车、装修等新的消费热点还未真正形成高峰。四是财税增收困难。受工业形势不利、企业生产困难、房地产市场疲软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财税收入增速下滑。同时,因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市结构性矛盾影响,一些潜在风险随着经济下行开始显现。五是经济结构不优。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10多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全省低5.3个百分点。受制于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难度很大。
但同时,我们更应当看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驻马店作为传统农区,尽管经济发展下行趋势不可避免,但我们受到的“拖累”也相对较少,比较优势反而增多:一是投资空间大。我市城镇化率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9个、19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很大。通过消除投资障碍、释放投资需求、创新融资方式,能有效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产业基础优。我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农产品及大宗社会消费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在发展食品、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产业方面市场空间大,相比其他能源型城市,加快发展的受制因素少,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我们在发展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与先进地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些方面还有一定优势,可以抓住机遇,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同时,随着人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越来越大,我市在很多领域都有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三是承接能力强。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禀赋充足,特别是随着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功能不断完善,“中国农加工洽谈会”这一品牌逐步提升,开放软硬环境不断优化,开放招商的载体优势更加明显,对东部产业转移仍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扩大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潜力很大。四是要素保障好。我市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仍然较大,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只要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水平,完全可以打造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我市土地资源相对充裕,项目建设用地供应相对宽松,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总体来看,进入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市委、市政府关于正确认识新常态下驻马店经济个性特征的分析和论述,着眼全国、立足全省、面向未来,辩证、动态地认识市情,既看到了共性的一面,也看到了个性的一面;既看到了问题和薄弱环节,更看到了潜力和有利因素;既有清醒的忧患意识,又有明确的措施和思路,体现了我们辩证思维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纵观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把握大局,抓住机遇并因势利导,完全有可能实现赶超发展、弯道超车,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