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1月21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拥军:迎潮掣帆踏歌行

发布时间:2015-01-21 08:03:43  

迎潮掣帆踏歌行

——访市人大代表、河南三秋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拥军

记者 杨晓晖

一排排发酵池整齐排列,浓浓的醋香充溢四周。近日,走进河南三秋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酵车间,虽是隆冬时节,但记者却感到温暖如春。

“古法酿醋要经过蒸、酵、熏、淋、陈等十余道工序,十分复杂。”公司董事长王拥军向记者介绍,“这样酿造出来的醋吃起来才会香气馥郁、柔和醇厚、回味悠长。”

王拥军出身酿醋世家,自上世纪50年代起,他家酿的醋就享誉四方,供不应求。耳濡目染,自幼他就对酿醋十分感兴趣。

1997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拿出2万元钱在老家建起六间厂房,开始了酿醋生涯。

由于口碑好,虽产量大幅增加,但销路依然红红火火,所以生意一直顺风顺水。

随着市场的开拓和资金的积累,慢慢地,他有了新想法。

2001年,不囿旧规的他投资50万元,在家乡驿城区水屯镇驻新公路旁征了25亩地,新建一座年产5000吨的现代化酿醋工厂,注册成立了河南三秋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公司建成投产。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当年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

“质量如人品,诚信是根本。”问及企业发展秘诀时,他毫不犹豫地说。

“我们全部选用优质小麦为原料,纯粮酿造,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在雾气腾腾的熏蒸车间里,他掀开偌大的蒸锅让记者看里面的原料。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他说。三秋陈醋选用优质小麦高温蒸煮,采用固态泥池发酵,历经三秋三伏方始成品,并存入地下储存池窖藏陈酿,3年至5年才推向市场。

翻开公司厚厚的生产工艺流程,记者看到,一项项都制定的非常详细。“我们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储存方式、储存年限都有严格的规定。只有把好关,醋才能放心地端上百姓的餐桌。”王拥军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凭借苛刻的要求,坚持“酿造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好必不敢减物力”的标准,王拥军和他的企业兢兢业业,严于律己,让三秋陈醋逐步成长为河南著名特产和名牌产品,销量年年稳居全市首位,并畅销全省及湖北、江苏、安徽等省的160多个地市。

在做好企业的同时,王拥军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在创建公司之初,他就立下一个规矩:招收员工,优先考虑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困难群众。多年来,他先后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王总对我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谈起他,公司员工都满口赞誉。“我以前在广州打工,照顾不了家,现在来到了三秋醋业,既照顾了家人,工资待遇也比在广州时的好,能在这里工作我非常满足。”问起到公司工作原因,车间主管轩敏表示。

“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是做不长久的。”王拥军真诚地说。坚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营之道,多年来,他积极致力公益事业,附近村庄的路、桥坏了,他出资修建;乡亲们有了难处,他慷慨解囊。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慰问金、慰问品到敬老院、福利院、困难群众家中看望慰问。不仅如此,捐资助学、向灾区捐款,每年为家乡80岁以上的老人赠送价值100多元的三秋保健陈醋一件……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为公益事业他已花费100多万元。

“当代表就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做事。”说起人大代表的身份,他说,“当代表不为人民,当代表有什么用?”为此,他常年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尤其是每次人代会前,他积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和撰写意见和建议。几年间,他撰写的《关于城市卫生环境整治的几点意见》、《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容忽视》、《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意见和建议,均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以后,我会倍加珍惜人大代表的荣誉,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和企业责任,做大做强企业,真情回报社会,以不辜负社会各界寄予我的期望与厚爱。”展望未来,他坚定地说。

言行当至诚,立世信为基。王拥军,一个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家,以先做人、后做事的胸襟,努力践行着“让政府满意、百姓放心”的企业使命,走出了熠熠生辉的人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