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天中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之二)
编者按
拿出好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 王新国
习总书记的讲话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经典文献。
虽说选我担任河南省曲协副主席、市曲协主席,但是我的工作职业是电视。多年来,本人在从事曲艺创作和电视文艺创作中,年年都有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创作、导演的电视艺术片《百姓心中的歌》、《那山那水那人》、《这里的阳光更灿烂》等作品获得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创作、导演的电视艺术片《老李老杨》、《简板声声》、《功德墙》、《这里的阳光更灿烂》等曾获得中国电视文艺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我创作的电视片有12部先后获得河南省电视牡丹奖。今年我的作品《创业的人》还获得了本届河南省电视牡丹奖最佳创意奖。我创作的小品《懂你》曾获全国“群星奖”金奖,小品《新兵爸爸》由邵峰、买红妹等演出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元旦文艺晚会演出。本人有14件小品、相声作品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各类晚会采用播出,有5个小品分别由郭达、魏积安、孙涛、李文启等表演参加河南卫视的春晚演出。有16个小品、相声作品分别在全国各类曲艺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获奖只不过是一点荣誉,并不重要。本人最看重的是观众真正喜欢自己的作品,反复演出,观众还能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可惜这样的作品还是少啊!正如习总书记讲话中说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回过头看看自己有时候也确实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问题。
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定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正确立场,创作出好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要坚持做到:
一、坚持人民至上,引领曲艺为人民服务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说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曲艺艺术生于民间,服务于大众,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就像习总书记讲的“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近两年我带领市曲协组织文艺惠民演出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个道理。今年我们组织了送欢笑走进泌阳县产业集聚区,深入厂房车间为工人演出,还组织了送欢笑走进汝南关爱农民工演出、送欢笑走进警营为武警战士演出。这些活动演出的都是我们自己创作并在全国、全省获奖的作品,有生活、接地气,深受观众的好评,场场演出掌声、笑声不断。同时也给参加演出的曲艺志愿者以鼓舞,增强了曲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曲艺要树立人民至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不动摇。我们市曲协以后就要不间断组织这样的活动。
二、认真落实讲话精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生产出好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必需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所有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他指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些精辟的论述对于我们的曲艺创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曲艺要繁荣、要发展,曲艺要更好地为人民,就要努力创作生产好作品,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带着对人民、对生活的深厚感情去创作,才能写出接地气、人民喜欢的好作品。
三、认真领会讲话精神,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曲艺人才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要“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庞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拿出好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关键靠人才,培养德艺双馨的曲艺人才,是我们曲艺事业出成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关键。市文联为我们举办了两届全市曲艺创作骨干培训班。在培训班上我们不仅教创作、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传艺德,教为谁而写、为谁而演,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用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我们市曲协40多名理事都自愿加入了文艺志愿者队伍,随时不计名利为人民而写而演。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长期重要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拿出好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作者系省曲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曲协主席)
用舞蹈传递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 王银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媒体发表后,驻马店市舞蹈家协会立即组织理事会主要成员进行了传达和学习。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振聋发聩,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航标。所谓舞蹈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一万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还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舞蹈创作“‘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大地、就是人民,就是我们鲜活真实的社会生活,它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为新时代的舞蹈工作者,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身处沸腾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做时代的旁观者。必须“沉下心,沉下身,摒弃浮躁,零距离观察生活、真切深刻地体验生活。只有接地气,舞蹈作品才有‘生气’、有‘灵气’、有‘人气’,才显得‘大气’。真正做到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驻马店市舞蹈家协会是市文联团体会员单位。现有会员500多人,各类舞蹈艺术学校100多所,在校学员近3万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驻马店市舞蹈艺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协会至2002年成立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六届驻马店市民族舞大赛、五届拉丁舞大赛。每届大赛参赛选手基本在1000人左右,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半,年龄最大的已70有余。通过舞蹈大赛和舞蹈展演活动的锻炼和培养,先后有1万余名学生通过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一至十三级等级考试。我市舞蹈艺术工作者所创编的舞蹈多次被中央电视台选播,一大批舞蹈团队和舞蹈新秀在国家级乃至国际大赛和活动中脱颖而出。2008年民族舞选手马丽在残疾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色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2010年,摩登舞青年选手于珑琦荣获英国国标舞黑池冠军,改写了亚洲55年来在英国黑池国标舞大赛中不能登顶的历史;2012年,拉丁舞选手宋志凯、王一雪在央视舞蹈大赛决赛上技压群芳,荣获总决赛第七名的好成绩。驻马店市小天鹅艺术学校、禾木子舞蹈队、老舞协舞蹈队、缘梦园舞蹈队、老干部活动中心中老年模特队等多次在国际、国内各项艺术大赛、中央电视台艺术频道大赛中取得好名次。小天使舞蹈艺术学校少儿群舞多次出国参赛获奖,2013年被特邀在央视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伴舞。此外,大批舞蹈新星分别获得世界以及全国各类舞蹈大赛总决赛金奖、第一名等,为我市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今后,驻马店市舞蹈家协会要以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时代主题、坚守社会责任,努力创作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要利用好协会这个平台,通过赛事、研讨、展演等活动培养新人,提高业务水平,保护和传承天中大地的民间舞蹈,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活力,在热情服务中增强凝聚力。时代的需求、人民的需要,就是协会工作的源泉,要用舞蹈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舞蹈的受益者、传播者乃至参与者。
(作者系市舞协主席)
摄影工作者要接地气扬士气存正气
□ 吴忠富
近期以来,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习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是对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继承和发展,为新形势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指出了发展方向,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标杆,为文艺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镜子,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作用不可替代。
通过初步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我国目前文艺界存在的一些现象,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切实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不动摇。文艺创作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二是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克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行为,静下心来,精益求精,脚踏实地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克服“梦想一夜成名”的浮躁之风。
三是文艺创作要克服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现象,着力打造精品力作。
四是文艺创作要克服脱离人民群众生活,以“文艺梦”服务中国梦。要扎根群众,接地气、扬士气,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五是文艺工作者要谨防职业道德滑坡、形象败坏。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我们市摄影家协会也和全国一样,一个时期以来,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一度也有偏离创作方向的现象发生:比如摄影家深入不到基层、喜好浮躁喧嚣的大场面(拍摄出的作品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味追求个人经济效益、发灾难财(热衷于拍摄灾难性作品,片面追求冲击力、获奖率)、乐于拍摄奇闻怪事或外地的名山大川(对本土素材不感兴趣)等。
针对这些现象,近年来,我们市摄影家协会有目的地举办了一些活动:比如举办大型公益性摄影基础讲习班,引导广大摄影骨干正确把握摄影技巧和创作方向,进而辐射到全市600多名会员和千家万户喜爱摄影的人们;组织摄影家走进本市的学校、工厂、养老社区、生态园区、开发区、风景区等,开展专项摄影比赛活动,多侧面、多角度拍摄创作,然后评比、颁奖和展览,引导摄影爱好者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例如,汝南高中一日摄影采风活动、乐山电缆厂一日摄影采风活动、颐康阳光一日摄影采风活动、春秋庄园荷花摄影大赛、走进开发区摄影大赛和走进金顶山、老乐山、棠溪源、南海寺、凤鸣谷等景区摄影采风活动,并且在上述单位和风景区先后联系挂牌,作为“驻马店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协会会员可随时凭会员证免门票进入创作。每逢举办摄影展览,均强调以本地题材创作的作品为主,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摄影工作者立足本土拍照片、搞创作的激情,眼下逐步形成全市哪里有活动、哪里有典型、哪里就有我们市摄影家的身影。
针对一味追求个人经济效益的现象,我们有意识地组织摄影家们走进最美乡村——泌阳县贾楼乡曾沟村开展“让爱回家——新春公益摄影比赛”活动,给即将拆除的老房子定格,并且给每户人家免费拍摄一张全家福照片,最后进行评比展览。当乡亲们看到自己的全家福和美丽家园照片展出时,浓浓乡情包围了每个摄影工作者,此情此景让每个摄影工作者都饱尝到了无比的快乐。今年暑假期间,我们摄影家协会得知我市一些品学兼优而且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家庭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发愁时,主动和团市委联系,组织开展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寻访贫困学子大型纪实摄影”公益活动。三伏盛夏,摄影家们冒着烈日酷暑,兵分十几路深入贫困学子家中义务采访拍摄,不喝学生的一口水,不抽学生的一支烟,最后举办了纪实摄影展览,起到了轰动效应,一些企业和个人看后主动赞助,使采访拍摄的贫困生全部得到了帮助。摄影家们受到了团市委的表彰。这些被帮助的学生入校后纷纷给我们打电话、发短信,言语间流露出浓浓的深情和谢意。每当想起这些,摄影家们都引以为荣……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开展得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是我们摄影家协会近年来所做的一些探索性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大局,扎实开展摄影创作,为推动我市文艺繁荣发展,实现天中崛起、经济振兴、富民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深入群众生活 奉献优秀佳作
□ 张书霞
最近,我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听取了省委宣传部召开的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实践活动电视会议精神,很感动人、鼓舞人、激励人。特别是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作生产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根据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认为,要创出好作品,只有深入群众生活,用心、用情、用爱去领悟、去体验,才能了解群众的真情实感,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发现更多的真善美,才能挖掘出活生生的典型人物素材,创作出鲜活的人物个性,弘扬正能量。只有为人民而创作,作品才会充满活力,才能感动人、启发人,才能赢得民心。
作为文艺创作者,努力创作,为广大读者奉献喜闻乐见的更多佳作是我们的职责。我已从事文学创作20多年,著有10部长、中、短篇小说,下面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谈一下个人体会。
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要把真实的生活素材拔高,文学需要创造,小说需要虚构,只有这样,作品才具有艺术性。按照
记得我在创作长篇小说《刀子嘴与金凤凰》时,其中有个典型人物胖大嫂,为了塑造她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泼辣、大胆、直爽、一身正气、不向困难低头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我就在她的语言上下功夫,为寻找适合她表述的个性语言,就联想到村妇骂街、婆媳吵架、夫妻打骂那种鲜活丰富的生活语言,让她运用这样的语言气势,以正压邪,表现她刀子嘴的典型个性。始终描写她心直口快、泼辣富有个性的语言,再加上淋漓尽致地刻画好细节,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这部作品受到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的好评,连载于多家报刊和网站,畅销全国,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改编为影视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在创作短篇小说《苦心误》时,我对其中的场景、人物、故事、语言、细节、情感等作了全面考虑,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这篇作品,首先发表于《阳光》杂志第5期,然后被选入《小说月报》第7期、选入《全国报刊优秀小说选目》、选入中国作协主编的《2014年短篇小说精选》书籍,获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这篇作品内容是描写农村大龄青年用心计找对象的事。我深深地感到,好作品来自于群众身边的生活故事。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期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文艺工作者给以高度赞扬和重视,提出了高标准要求,确立了重要地位。他的讲话在文艺界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文艺工作者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旗帜,把核心价值观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中,告诉人们赞扬什么、反对什么、为谁而创作,使作品深入人心,春风化雨,润生心灵的真善美。
搞文艺创作重在积累和坚持,更需要扶持。现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得到上下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我们开辟了阳光大道。我们要抓住机遇,乘着时代东风,在文艺创作的春天里,深入生活,开阔视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文笔,优美的故事,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促进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
(作者系市文联创作部研究馆员、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
永远做人民群众的歌者
□ 张淑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今天,我从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学习后的一些感受。习近平同志讲话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的创作导向。驻马店市演艺中心(原驻马店市豫剧团)建团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同志们勇于坚持原则,精诚团结,努力奋进,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不断支持下,演职员们又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赢得了领导、同志们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近年来,我团相继排演了20余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型古装豫剧和现代戏。如古装戏《五世请缨》、《
近几年,党的文艺春风温暖着每一个人,省“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把优秀剧目宣传到了基层。作为一个演员,要牢记文艺为民的原则,只有得到台下观众的鼓掌和喝彩,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我认为,有戏唱、有戏演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2014年刚过罢春节,大年初三我团就到平舆县十字路乡演出了,演着演着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本来准备停演呢,可当地的父老乡亲太想看戏了,宁愿冒着大雪也要观看市级剧团的精彩演出,他们怕演员受冻,为我们提来煤火炉和热腾腾的开水,有的还从自己家里抱来厚厚的棉被。看到乡亲们这样喜爱戏曲,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们就是再冷再苦也不能凉了他们的心啊,于是就继续演出。当听到“这1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戏啊”的赞誉时,我们从心眼里感到欣慰。
为备战戏剧大赛,我团重排了《陈蕃》一剧。酷暑盛夏,演员为了使自己准确的把握人物,穿上厚厚的棉坎儿和排练古装,汗流浃背,但我们毫无怨言,坚持排练了3个月,《陈蕃》一剧终获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金奖)。应省文化厅邀请,在省人民大会堂向省会观众汇报展演,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们在搞好送戏下乡的同时,还到北京进行巡演。我们演出的《朝阳沟》、《五世请缨》、《清风亭上》等7台精品剧目深受北京县区、厂矿、社区、部队的欢迎。我们的演出既宣传了河南,也展示了驻马店市的良好形象。
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爱岗敬业,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服务好社会,永远做人民群众的歌者。
(作者系市演艺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演员、省文华表演一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