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殿文
湖南岳阳楼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点赞了范仲淹心忧天下、兼济天下的一生情怀。《孟子·告子下》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意思是说,在忧虑祸患中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作为平常百姓,没有这么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但喜怒哀乐总是有的。忧愁是什么?欢乐是什么?欢乐就是内心觉得愉悦,是一种感觉。忧愁就是因遭遇困难或不顺心的事而苦闷。普通人想得更多的是就业、就学、就医,忧得更多的是衣食住行,出行是其一。生活在豫南这座小城,我的首选是上下班乘坐公交车,久而久之,竟对忧愁和欢乐有了点体会。何以如此?
先前我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细细想想,这物件确实是个好东西,不浪费什么能源,不污染空气,还能锻炼身体,不仅如此,人家都骑山地车和电动车,我仍然是骑着永久的“凤凰”牌自行车。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骑这么老式的车子?”不然,一是释放自己的怀旧情愫;二是低碳出行的需要;三是防盗功能好,没人惦记。一次,去省城公干,把自行车放在一家商场门口,出差七天后返回,自行车依然风雨飘摇中躺在商场门口,只是支付了三元五角钱的看车费。看车人说:“现在还有这种车子,早该进博物馆了。要不是看你的车子太旧,就按一天一元收费了。”我笑了,哎,旧车真还有好处,我省了一半的看车费。没想到风里雨里看单车挣钱养家糊口的人,会主动让价,一种感动在心头。从些许小事中寻找快乐,或许忧愁就少许多。又一次,朋友给我送来了汽车卫星定位仪,我说,装到自行车上,一头连着家门口,一头连着单位门口,这样喝醉了回家不用辨别方向,上班不用担心走错路,也算是高配置。从忧虑到欢乐,这就是变化,这就是差别,这就是心态。
心态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是健康之道。这里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随遇而安。人到了知天命之年,思想已经固化,少了一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固执。我的“老爷车”不幸接连被盗后,想到了买辆电动车骑骑,但转念一想,电动车需要充电,且买个新的会不会有人惦记?有同事建议买个车自己学开车上班。大家都开车上班,随大流买一辆廉价车开一开也是可行的,但我没有。天下并无事,现在问题来了——有辆私家车就要加油、修车、找停车位,闯红灯了要罚款,车辆需要保养,反正多点家业多操心,而过惯了简单而又单纯生活的人,总是嫌麻烦。于是乎,抛弃了买轿车和电动车的想法后,我就选择坐公交车。不过,先前街上的公交车很少,只有K8路车通行在家门口和单位之间。想当年,那K8路车又破又旧,除了喇叭不响,浑身都响动,正像赵本山嘴里说的“拉砖的车”——专车。我说的专车是这样的,因为K8路车线上投入车辆少、候车时间长,大多数市民不知道路线,乘客极少。经常是我一人独享一辆车,你说是不是专车?驾驶员说:“俺这车上经常连个说话的都没有。”与驾驶员聊聊天、说说话,很快混熟了,以至于我在何处上车、何处下车都不用提醒,到站点司机自动停车上下。为政之要在于少言,不经意间我在这里做到了——连叫停的话也免了。自己独享可以坐20个人的专车,这是多么尊贵的待遇,又可以毫无顾忌地畅谈,说在场面上不敢说不愿说的话,这是多么庆幸的事情呀!有评曰:“随遇而安!”
现在大不同,街上公交车线路增加,车辆更新加快,坐公交车也是很气派的。自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市以来,公交车鸟枪换炮,据说一次就上了100辆新车,只不过也有烦恼,那就是多了选择车的烦恼,不知道坐哪路车好,需要谋划谋划。眼下有三条线路可供自己选择:K8路车乘车两头均需要走一段路,中间需要等车;坐27路回家可以在单位门口直接上车,但下车后要走得远;乘12路车上班在家门口上车,下车到单位要走得更远。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因为天天乘公交,就是一个费思量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两全之策,且坐且踌躇。
忽一日,夜读乡贤冯友兰老先生的《三松堂自序》,有语云:“随遇而安,见机而作。”醍醐灌顶——无论坐哪路车,都要走一段路,路程一点都没有省。医生说我身体偏胖,正好走一走,可以锻炼锻炼,我又找到路子了!不仅如此,我又想到,其实呀,只要时间允许不耽误办事,乘公交车可以走两站再坐,也可以提前下车走一走,有什么不好,还能适量运动。PM2.5不怪咱,大气污染不怪咱,交通拥堵不怪咱,这也是为保护环境做贡献了。
冬天的夜太长,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到了短暂的人生里,忧虑在哪里?欢乐又在哪里?凡事要从宽处想,想到天塌不下来,犯浑发昏挡不了死,忧愁挡不住烦心事的出现,忧愁也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如此这般想想,今天会很快乐,天天如此,就能自得其乐、享受快乐人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是避免庸人自扰的有效途径。为此,凡事又要从狭处准备,把烦心事及早消灭,手头有预案,以应对不时之需。一言以蔽之,忧在心头,乐在心头,皆自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