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10月3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刘素琴

发布时间:2014-10-30 15:30:50  

清水河畔花正艳

——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刘素琴

  张清

guols1410501.jpg 

刘素琴正在查阅卷宗。

guols1410504.jpg 

与未成年在押人员谈话。

guols1410503.jpg 

分析案情。

guols1410506.jpg 

在监室进行检务公开宣传。

guols1410508.jpg 

走访群众。

       她从检24年,以精深的业务能力和一流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信任和肯定。24年中,她先后任公诉科副科长、民行科科长、渎检科科长、监所科科长。她用忠诚、智慧、无私和汗水,浇铸一串串丰硕的成果,展现了一名女共产党员、女检察官的精神风貌。她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公诉人、主诉检察官,连续多年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检察机关的表彰奖励,先后多次在公务员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2009年,她被评为省级优秀“派驻干警”。2012年,她被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宣传调研先进个人。2013年,她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市十佳政法干警。20142月,她被市推荐为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2014年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

       她所在的监所科先后多次被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全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2008年被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办案先进集体,2008年被市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三等功,2008年驻所检察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国家一级规范化检察室,2011年被市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三等功,2011年驻所检察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国家一级规范化达标检察室,2013年被评为驻马店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驻马店市十佳政法单位。

       她,就是平舆县人民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刘素琴。

 

法庭上的“铁娘子”

 

       1991年,刘素琴从驻马店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平舆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这位外表看似柔弱的女子,在工作中却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刚性与韧性。

       1998年,平舆县辛店乡发生一起猥亵幼女案,2名犯罪嫌疑人猥亵3名女童长达3年之久。3名女孩都是留守儿童,最小的仅6岁。嫌疑人买糖果哄骗被害人并实施侵害,事后以拐卖相威胁。由于被害人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案发后没有跟任何人讲。一名女童因下体发炎溃烂,家人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你们快去报警吧,你们家孩子被人欺负啦!”此时,距案发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有关证据已经灭失,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的困难。

       作为案件的承办人,刘素琴深感责任重大。由于关键证据缺失,受害人到法庭上败诉的几率非常大,但作为检察官的责任感告诉刘素琴:不能就这样算了!就在此时,受害人的家属联名找到了刘素琴,其中一名女孩的姥姥见到刘素琴就跪在地上:“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都没脸见俺闺女、女婿了!”老人重重的一跪深深触动了刘素琴,她赶忙扶起老人,当即表示:“你们放心,这个案子我一定负责到底。”

       由于缺少关键性的物证,刘素琴决定从言辞证据中寻找突破口。她和同事们在乡下连续奋战7天,走访了大量群众,从一点一滴平淡的叙述中寻找蛛丝马迹,一丝一缕地编织起惩治犯罪的“天网”。

       7天,刘素琴和同事们收集到20多份证言,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2名犯罪嫌疑人最终均被当庭判处有期徒刑15年。

       1999年,市人民检察院交办一起驻马店市区涉黑案件,此案一案9人,影响广泛,备受各方关注,领导特意指定刘素琴代表国家出庭支持公诉。

       自打刘素琴受理案件起,各种阻力就接踵而来。犯罪嫌疑人的家属通过多种方式威胁刘素琴:要是给我们判得重了,你走着瞧,看你还去不去驻马店……见到刘素琴不为所动,这些人又通过熟人向刘素琴送礼,并表示事后一定还会重谢。身边的朋友也劝刘素琴:“这些人都才20多岁,就算能判个十年八年,你就不怕他们出来报复你?”面对重重阻碍,刘素琴依然每天四处奔波补充证据,在正义与邪恶、强权与弱小中,坚守着法律的原则。

       见刘素琴软硬不吃,9名被告人家属孤注一掷,从郑州请来13名律师,组成“豪华”的律师团队。审判当天,整个审判大厅座无虚席。如此庞大的阵容,领导和同事们都为她捏了把汗,这不仅关系到被告能不能被绳之以法、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章、正义能不能得到伸张,同时也关系到检察官的形象。庭审从早上8时到晚上9时,刘素琴像拧紧了发条,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饱满的精神,镇定自若地指控,有理有据地质证,舌战群儒,轮番与13名律师斗智斗勇。她慷慨陈辞的豪迈气势、掷地有声的公诉檄文,威慑了被告,征服了法官,更令旁听者叫绝。庭审结束后,被告方的一名律师对刘素琴说:“你这个女子不简单。”最终9名被告都得到了应有的判决。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刘素琴把爱恨的砝码加在法律的天平上,催生着公正。凭着过硬的业务功底,她审查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从事刑检工作6年,她先后主办、协办各类案件500余起,纠正冤假错案4件,追诉漏犯13人,均实现了无错诉、漏诉、无超期羁押的“三无”目标。

       24年的从检生涯中,刘素琴先后任公诉科副科长、民行科科长、渎检科科长、监所科科长等职务,在每个岗位上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生活中的刘素琴宽容随和,但在办案时她敢查善办,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前些年,刘素琴和同事下乡调查取证,早上6点多出门直到中午12点还滴水未进,常常是匆匆吃碗方便面又继续投入工作,从那时起刘素琴就落下了胃痛的毛病。

       2011年,刘素琴的父亲被确诊为癌症,需要到北京做手术。当时正值刘素琴所在的监所科创建国家级规范化达标检察室的关键时期,刘素琴忍住对父亲的挂念,带领同事加班加点吃住在单位,直到创建结束才匆匆赶去北京。让刘素琴感到庆幸的是,父亲的手术很成功。在医院照料父亲期间,刘素琴也趁机找专家看看自己的胃病。医生对刘素琴说:“你也住院吧,你是重度萎缩性胃炎,再发展下去就是癌症!”刘素琴没有听从医生的叮嘱,等父亲病情稳定后,她开了点药又匆匆赶回来继续工作。

       2013年,刘素琴在与在押人员谈话时发现一个问题:教育系统的某中心学校存在套取国家“两免一补”资金的问题。凭借多年的经验,刘素琴意识到这里面有大问题,就立即向领导汇报,及时进行初查。为了避免犯罪嫌疑人串供、掩饰证据,一上案子她就和时间赛跑,要的就是一个“快”字,找的就是一个“准”字。由于在押人员很早之前就已经向有关部门举报,犯罪嫌疑人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拒不交代自己的问题。为了争取时间,刘素琴连续5个白天黑夜都战斗在侦查第一线。过度的劳累令她的胃病复发了,痛得她连多说几句话都上气不接下气。同事们劝她歇歇,领导也让她注意身体。侦查工作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她顾不得这些,强忍着病痛研究案情,析微察疑,领着同志们继续调查取证。7天的连续奋战,50多份书证及物证摆在桌案上,确凿的证据,让马某无力狡辩,最终承认了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两免一补”款的犯罪事实。

       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刘素琴和同事们积极开展调研,收集、摸查教育领域的案件线索,研究此类犯罪的特点、规律及查处对策,总结成功经验。结合“抓系统、系统抓”的办案工作经验,开展治理教育领域内贪污腐败问题,一举挖出该领域的另一贪污案,并在短期内侦查终结移送起诉。两名犯罪嫌疑人的相继落马,在教育系统引发极大的震动。

 

监所检察工作的“创新者”

      

       在监管执法监督工作中,刘素琴认真总结“访、评、谈”制度以及全程“诉讼监督”等经验,积极探索构建网络化管理和动态监督模式,实现了监所工作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的转变,杜绝了在押人员自杀、自残、越狱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了看守所连续11年零事故发生。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她摸索出衔接工作规范化、教育方式多样化、监督管理制度化、帮扶解困社会化的“四化”工作模式,确保了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健康运行。该县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23人,无一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2013年,她以新修改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契机,制定了平舆县人民检察院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实施办法,对看守所在押人员逮捕后是否继续羁押提供了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该创新做法被省人民检察院转发并在全省推广。

       这一切都是刘素琴拖着病体进行的,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别太拼,刘素琴总是淡淡地回应道:“我也不是铁打的,我也想休息,但工作总要有人来干啊。”

 

高墙内的“知心大姐”

 

    在人们眼中,刘素琴是位“威风八面”的检察官,但在高墙内,她却是一位“知心大姐”。她用春风化雨般的真心、爱心和细心去宣讲法律。她深信:很多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都可以通过关心、教育、改造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近年来,刑事犯罪者年龄逐年减小,面对众多的年轻在押人员,她积极摸索人性化的执行方法,始终把维护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将简单的说教变为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来感化教育在押人员。

       20126月,在一次例行的监督检查中,一位因闹监被戴上了戒具的年轻女犯人引起了刘素琴的关注。女孩名叫李梦雨,刚满18周岁,已被关押两个多月了,可她的家里却没有人给她送衣物及其他日用品,连女性必备的卫生用品都没有。原来李梦雨父母在外打工,她和奶奶相依为命,从小缺乏家庭和父母的关爱。女孩的本性并不坏,只因在外打工时被人欺负,一时冲动喊来男朋友将人打伤才被关押。父母在外忙碌赶不回来,奶奶年老体弱无力前来探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刘素琴给李梦雨买来了女性用品及其他日用品,李梦雨就像遇到了自己的家人,抱着刘素琴失声痛哭。“我犯罪了,没脸见人,家里人也不管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李梦雨向刘素琴哭诉道。李梦雨认为家人对她不管不问,一度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为了解开李梦雨的心结,刘素琴让李梦雨跟她的父母通电话,让她理解家人并不是不管她了,只是为了她的将来打算,想多挣点钱一时没能抽开身。刘素琴请来心理咨询师做她的思想工作,启发鼓励李梦雨积极改造。此后,李梦雨如同换了个人,积极配合改造,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由于她主动交代她和别人的犯罪事实,很快就被法院从轻判处出狱。事后,李梦雨随父母到外地打工时给刘素琴打来电话:“大姐,是你让我获得了新生。”

       由此,刘素琴向看守所提出检察建议:凡是新入所人员,家属无法联系的,根据实际情况,配发必要的小件日用品。事情虽小,但对稳定在押人员的情绪、确保看守所稳定起了关键作用,这项建议也得到了良好的执行。

       在刘素琴的时间安排表里,她很少有休息日。“人与人的差距就在8小时以外”,这是刘素琴经常说的一句话。节假日,别人带孩子逛商场、公园,她想的是怎么利用这个时机做在押人员的思想工作。她抓住节假日在押人员思念亲人的时机,到看守所上法制课,鼓励他们积极改造,争取早日与亲人团圆。

 

孤儿的“贴心母亲”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刘素琴还有一项特殊的使命。逢年过节时,她都要回到老家平舆县万金店镇土店村看望孤儿李佳丽。2008年,回老家探亲时,亲属议论李佳丽的父亲在外打工时意外身亡,母亲精神受刺激离家出走,奶奶也已去世,爷爷照顾姐妹三人,生活很是艰难。听说了李佳丽的不幸遭遇,刘素琴立即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和衣物,到学校去探望。当时李佳丽只用8岁,又黑又瘦,相比班里同龄的孩子矮了一大截。刘素琴塞给孩子300元钱,叮嘱她:要好好学习,生活方面我来想办法。就这样,李佳丽从小学到初中6年,刘素琴照顾了6年。小佳丽也很争气,前不久佳丽的老师给刘素琴打电话,李佳丽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位。听到这些,刘素琴开心地笑了……

       瘦弱的身躯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尽管如此,刘素琴这位柔情的女子却带着一种特有的刚强。她的刚是为了震慑犯罪,她的柔是为了挽救犯罪,情法交融、春风化雨,铿锵玫瑰的刚与柔,体现的是法律的宽严相济与浓浓的人文关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