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艾滋村” 今朝幸福地
文楼村“变脸”成为美丽乐园
本报讯 (记者 程建明 陈 司)9月4日,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华伟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工作,他想提前帮村民骆华彬在网上寻找一些销售草莓的订单。从2008年10月到文楼村工作算起,这位清华大学法学硕士毕业的“村官”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6年。
文楼村曾是河南省38个涉艾重点村之一。日月变迁,现在的文楼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楼村张坡楼村民组的张贺介绍:“这几年经济发展得太快了,文楼村靠近县城,搞运输准行,我正准备学开车,以后当司机跑运输。”张贺只是文楼村年轻人的代表。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帮扶下,一些没有外出打工的文楼村人,利用在家乡学到的技术,有的搞起了特色种植、养殖,有的跑运输、搞建筑、经商等,自立自强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下,文楼村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面粉厂、饲料厂、养猪场、菌种场等村办企业一个挨一个。村东2公里处,是村党支部书记程恩波和他弟弟程静波共同创办的占地2800亩的宏茂农业科技生态园。园中种植着紫杉芸、蓝莓、苗木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近百亩的莲藕再有个把月就能收获了。
“俺现在哪儿都不用去,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又不误农活,这日子越过越舒坦。”正在饲料厂工作的村民周高顶抑制不住一脸的兴奋说。
“现如今,村里不仅通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接通了有线电视,还建有文化大院、标准化的卫生所等,生产、生活、看病方便得很。”村民程广华快人快语地说。
治贫先治愚。在初秋的艳阳普照下,宽敞整洁、新颖漂亮的文楼村小学格外抢眼,现在全村有400多名儿童在这里上学。在村小学西北约1.5公里处,一个专供全县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学习的温馨家园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稚嫩的声音唱着欢快的歌谣。
魏华伟介绍,这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楼村办学条件改善了、师资力量增强了,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没有发生辍学现象。2014年高考,文楼村考上大专以上的23人、二本以上的8人。最近几年,文楼村每年都有学子考上名牌大学。
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文楼村委前的文化广场上又热闹起来了。曾因卖血患上艾滋病的村民李某、董某等一帮戏曲爱好者,通过政府实施的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他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心情也越来越好。他们字正腔圆的演唱,引来村民一阵阵喝彩。
文楼村,这个有着17个村民组3600多口人的平原乡村,昔日艾滋病的阴影已经消散,明媚的阳光洒进了每一位村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