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 波 代廷伟 文/图
牛爱民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牛爱民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牛爱民在课下培养学生们的兴趣。
用“老黄牛”、“工作狂”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依然有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如火激情。在工作上,他总有一股用不完的劲儿。在学校里总能看到他踏实苦干的身影在匆忙穿梭。他,25年用责任与爱且歌且行,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他就是确山县三里河乡后楼小学校长牛爱民。
从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牛爱民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已有25年。在这不短的25年间,他先后转战两所不同的学校,但从没离开过充满泥土芳香的农村。他坚守在贫困乡村,一心一意,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25年坚守在乡村教育战线上,有些人看来是很单调乏味,但在他眼中,这却是一种定力和功夫。他认为,要在一个领域做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长年累月的坚守与热爱。
牛爱民20年前刚来到后楼小学时,用他的话来讲就是一穷二白。学校只有几间破旧的瓦房,几名老师,100多名学生。而今,后楼小学已发展成有9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师的花园式学校,已成为确山县农村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25年的教学工作中,牛爱民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他能查找几本甚至几十本参考书;有时上网查资料,一坐就是一整天。小学高年级的课程,内容变化不大,但他总能在老内容中变着花样备课,而且总能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准备多种教案。他十分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用生动的故事导入新课,用简明的示意图讲授所教的内容。他经常自制教具,让每一节课都讲得生动活泼又趣味横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
在教学中,牛爱民经常这样说:“今天我们眼中的‘问题生’、‘差生’甚至‘笨蛋生’,或许明天就是博士生、爱迪生、比尔·盖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他们,多鼓励他们。”他认为,文化课好的要认真学习文化课,有一技之长的应当培养他们的长处,双差生应着重改造他们的思想,智力有障碍的应教他们会写字、会算数,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小学毕业后都有所收获。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牛爱民经过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农村教育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25年来,他扎根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连续十几年被三里河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10多次受县里表彰,先后获得驻马店市“优秀班主任”、驻马店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两次获得驻马店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驻马店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