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在平舆县委书记王兆军(右二)、县长张怀德(右一)陪同下,在上河城调研。
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国定(左二)在平舆县委书记王兆军(左一)、县长张怀德(右一)陪同下,在瑞昇家俬调研。
天之中,驿之东;中原轮轴以居,黄淮辕毂以处。北依河洛,南接江淮,这里曾因奚仲造车而彪炳青史,曾因太任教子而光照春秋……秉承千年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平舆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城市建设管理、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教育等工作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省委书记郭庚茂、省长谢伏瞻、省政协主席叶冬松等领导先后到平舆视察调研,对平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省委政研室和省社科院等单位多次来平舆调研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平舆的快速发展被誉为“平舆速度”“平舆现象”“平舆经验”。先后有200多个省内外县(市)到平舆考察交流。
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等一批闪亮的金字招牌相继落户平舆。
今年1~6月份,平舆县完成生产总值73.96亿元,增长8.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47.94亿元,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9亿元,增长1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5亿元,增长20.7%。
奇迹不会凭空产生,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既不沿海又不沿边、既无资源优势又无区位优势的典型传统农区,能在短短的几年之间,令近者刮目、远者慕名,靠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靠的就是一点一滴的实绩。
平舆县委书记王兆军在全县上下响亮提出提振“三种精神”,即提振敢于亮剑的精神,敢于拼搏;提振勇于担当的精神,敢于负责;提振永不懈怠的精神,敢于进取。按照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项目建设为中心,城镇建设和工业经济双轮驱动,努力在城市建设、主导产业、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扬实干干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以“干”的实效,实现了嬗变,赢得了发展。
如椽巨笔绘就城市蓝图
城市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名片。在城市建设中,平舆县紧紧围绕撤县设市目标,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文明靓丽的新城市。
平舆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将规划视为城市的灵魂,科学编制了2011~2030年县城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商务中心区规划。新建19条城市干道,整修了县城5个出口,形成了11纵16横的道路网络。采取BT模式引资1.6亿元建设了清河大道南段工程,筹资1.2亿元建设了大广高速引线工程,初步形成“一城”、“两河”、“三纵三横”、“四门户”、“五园区”的城市格局。
筑牢基础,强化承载功能。该县立足本县实际,按照“改造开发旧城区、配套完善新城区”的城建思路,在强抓政策机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激活民间资本参与城区建设,着力打造城市精品。十大城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位于商务中心区的城市综合体,投资8亿元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园上河城,投资20亿元的财富商贸城,投资30亿元的清河新区……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形象。
投资2亿多元打造了以平舆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奚仲公园、陈蕃公园、太任公园、万和园等8个公园和10多个小游园;投资1亿多元新建了豫南最大的县文化艺术中心;坚持以沿河布绿、拆墙透绿、依路建绿为重点,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原则,对县城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高了县城品位。
目前,平舆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2.2万人,城镇化率达33.8%。在今年召开的全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上,平舆县荣获2013年度县城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县、城乡规划工作先进县、房地产开发管理先进县等多项殊荣,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
双轮驱动推进产业升级
城镇化建设需要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需要项目带动,项目从何而来?该县用实际行动作了精彩回答:进一步发扬实干干实精神,推进工作机制创新,针对工业缺基础、条件差的现状,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全省率先建设了产业集聚区,筑巢引凤。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标准厂房181套,面积94万平米,吸引了大批外地企业到此落户,形成了群凤争巢的可喜局面。
今年1~8月份,共签约项目74个,合同总投资98.71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78.23亿元;洽谈对接5000万元以上项目95个,意向总投资276.1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3个,意向总投资173.2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意向总投资137亿元。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平舆县始终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新城区的组成部分,统筹道路、电力、供排水、通信、燃气等建设,把医院、学校、公租房、公园在集聚区边缘进行安排布局,不断加大城市功能向产业集聚区辐射、延伸,努力实现相互贯通、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产业集聚和县城扩张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目前,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1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99平方公里,入住工业企业2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9家,亿元以上企业28家,吸纳劳动力就业3万余人。
总投资20亿元的河南祥鸿皮业、总投资10亿元的龙马玻璃纤维、总投资12亿元的启德群创数码科技、总投资15亿元的雷腾服饰、总投资17亿元的鼎瑞模塑医疗器械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的瑞昇家俬二期工程,投资10.6亿元的鑫企实业、投资8亿元的年产10万辆电动车项目、投资5亿元的系列医药保健品生产项目等项目相继落户,平舆正成为众多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逐步形成了皮革皮具、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全县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在日前驻马店市举行的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观摩中,该县获得了第二组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工促农带动农业发展
农业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平舆县高度重视“三农”生产,2013年改造建设农村公路297公里,新建高标准粮田10.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万亩,新增旱保田7.9万亩,投入资金1066万元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6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积极稳妥地促进土地向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已流转土地26.9万亩。
实施高标准粮田工程,全县高标准粮田面积已达19.71万亩,促进了粮食增产。2013年粮食总产7.4亿公斤,实现了粮食生产十连增,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依靠白芝麻、花生、蔬菜、稀有苗木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达28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其中省级2家。
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人地挂钩工作相结合。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社区13个,已建农户住宅3312套,搬迁入住近2000户;省级示范区,射桥镇单老社区已建农户住宅1364套,已搬迁入住近1000户。
加大投入烹饪“民生盛宴”
“民生关乎民心民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要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做好事 、解难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平舆县县长张怀德动情地说。
平舆县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落脚点,2013年,平舆县民生支出19.9亿元,增长10.1%,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倾力烹饪“民生大餐”,让广大群众尽享“幸福盛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项项民生项目满足了群众的需要,一桩桩实事工程丰满了城镇的形象。
城镇教育快速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引导中学向县城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幼儿园向村委集中。采取公办、民办公助、民办等形式在县城新办、扩建县一中、县清河小学等近24所寄宿式中小学校。目前,县城区有各级各类学校56所,解决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和管护难题,切实提高了全县教学质量,被评为河南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建成了县级较大的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有19个乡级文化站、197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85个农家书屋,满足了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运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县医院妇外科病房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亿元的县医院26层病房楼已封顶,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开放床位3764张。2013年,全县新农合报销151万人次,报销金额2亿多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98%、95%。县乡、乡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全县通柏油路里程1956公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近5年建成廉租房5处、6000套,30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办好农村安全饮水、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电子监控等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好事实事,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日的平舆,已经扬起实干干实、加快发展的风帆,乘着“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的东风,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平舆名片
全国文明县城
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园林城市
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
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
美丽平舆
投资8亿元的大型文化旅游产业园上河城一隅。
投资1.6亿元建设的双向八车道清河大道南段工程。
风光秀美的奚仲公园。
活力平舆
在总投资4亿元的帕加尼工业园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包装。
在总投资12亿元的启德群创数码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组装液晶电视。
新颖现代的平舆县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