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树恒
今年6月27日,中招刚刚考完,在正阳县人民法院的第四审判厅,一场审判正在进行。而审理案件的原告是一名刚刚参加完中招考试的九年级毕业生朱某,而这场迟来的审判,缘于正阳县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潘德芳和一位八旬老人大爱的宽广胸怀。
被告朱某出生于1997年,正阳县袁寨乡人,因交通肇事,造成人员死亡而被拘留。在经过激烈辩论、举证认证等环节后,法庭以交通肇事罪,当庭做出判决判处朱某免于刑事处罚。
朱某之所以出现能顺利参加考试,案件之所以出现这样好的结果,这一切都和法官潘德芳的努力分不开的。今年4月,正在正阳某中学读书的九年级学生朱某因驾驶机动三轮车,发生交通事故,将彭某的老伴撞进路边沟里死亡,被关进拘留所。当案件移交到法院,潘德芳也了解到,孩子在拘留所还坚持学习,平时学习努力,品尝兼优,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但如果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赔偿,朱某得不到受害人的谅解,无论怎样同情他,也是不能对其判处非监禁刑的。一旦判处了实体刑,朱某将被送进监狱,这个孩子的一生就给毁了。她不能一判了之,她要帮帮这个可怜又上进的孩子。
为了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给孩子一个机会,潘德芳开始为孩子认真查看案情,并积极为孩子的事做工作。作为交通事故案件,朱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要想给孩子机会,必须取得受害人家属的谅解。而朱某家庭也比较特殊,母亲在外打工失去联系,父亲对孩子不管不问,爷爷、奶奶去世较早,平时在姥姥家生活,而姥姥家也是一贫如洗。潘德芳及时把案情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积极给县政法委马桂荣书记和王伟副书记联系,两位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及时批示给予了司法救助。另一方面,潘德芳把被告人的家庭情况和为赔偿受害人损失所做的种种努力,及时给受害人的妻子彭某进行了反馈,彭某在承受着刚刚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自己身患癌症的情况下,放弃了大部分赔偿请求,愿意对被告人谅解。
经过不懈努力,朱某终于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这个孩子也终于在中招考试前6月20日被取保候审。在经过短暂的调整后,朱某也终于能如愿以偿地参加中招考试。
在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中,潘德芳始终把“教育、感化、挽救”每一名少年犯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不断探索未成年人帮教新路子,用母亲般的爱在每个少年犯的心间播撒希望的种子,用温暖滋润曾经凋零的花儿,让其重新绽放。她每次审理少年犯时,她都精心安排整个庭审活动,积极与其法定代理人联系并为其指定辩护人,庭审时耐心细致地做疏导工作。在审理形式上,实行圆桌审判,让少年犯从容回答问题,以对话方式进行事实调查,不设法警站庭,不对其使用械具,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并安排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配合法庭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教育工作,使少年犯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对于判处缓刑的少年犯她继续跟踪帮教,与学校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经常与他们沟通联系,关心他们的情况。每年放寒暑假后,她就找他们谈心,了解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少年犯都亲切地称她:“法官妈妈”。
近年来,经潘德芳判处的少年犯,有10多人考上了大中专院校,有20多人在服刑期内因表现突出受嘉奖或减刑,不少少年犯重返课堂完成学业或学习技术走上工作岗位,有的还成为致富能手。从事少年审判工作以来,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少年犯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成为关爱未成年人的典范。潘德芳先后被县、市两级法院评为先进个人,获得正阳县“十佳政法干警”、正阳县劳动镆范、“驻马店市十佳文明政法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省法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201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