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0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有“道”民心畅

发布时间:2014-08-08 15:51:46  

记者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曾几何时,农民群众为出行难、致富难感到无奈与困惑。如今,在广袤的农村,一条条平坦的乡村公路在建设者的脚下向前延伸,成了农民朋友发家的“致富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725日,记者在平舆县郭楼镇看到,一条条崭新的乡村公路通向偏僻村庄,整洁的乡村道路纵横交错。“多年的愿望实现了,道路宽阔又平坦了,出行不再难了,是党的富民政策好。”走了几十年泥泞路的村民苏长安深有感触地说。

在平舆县当你想带着全家人一起郊游时,大可不必担心村道难行,你的爱车可以畅通无阻地行驶在广袤的田间小路,穿行于美丽的乡村之间,直接开到农家乐门口。

“这是‘乡村畅通’工程开展的成果。”在郭楼镇戚坡村的乡村公路上,农民养路工王国文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大力开展‘乡村畅通’工程,整修路肩边坡,特别是培护拓宽村道路肩,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难。如今,路宽了,可以错开车了,交通事故也没有了,群众出行方便了,作为养路工我们虽然累一点、苦一点心里也高兴。”

近年来,平舆县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支持的机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公共事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至今年6月份,该县农村公路达1803.222公里,其中6条县道199.017公里、19条乡道293.84公里、516条村道1310.365公里。

抢抓机遇掀高潮

早在2007年,平舆县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但因受经济条件约束,建设标准低,加之管养机制不健全,年久失修,部分道路依然尘土飞扬、坑洼泥泞,羁绊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出行难,平舆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突破点来抓,大力破解群众行路难。今年以来,他们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一机遇,抓住全省开展“乡村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这一大好时机,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

该县计划三年改造农村公路386.07公里以上,改造危桥452030延米以上,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其中,今年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46.785公里,改造危桥7431延米。所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为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公路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程工期,提出质量要求,纳入县财政配套,制定奖罚措施,列入政府督察项目。

同时,该县交通局、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密切配合,争取项目,严把程序,严格管理。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问题。

精心编制养护网

天刚放亮,夏夜的潮气还没有完全退去,郭楼镇戚坡村的农民养路工王国文就穿戴好专门的衣帽,拿着扫帚和铁锨,走出了家门,在从郭楼镇戚坡村村头到王庙村的3公里农村公路上,开始了一天的村道养护工作。

在王国文上路的同时,戚坡村的胡桂英、赵保明,阳城镇前刘村、张老仁村的养路工,辛店乡、十字路乡的养路工也分别蹬着三轮车,走上了他们所养护的道路……就像一张大网,覆盖了条条农村公路,这正是平舆县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精心编制的一个巨大的养护网络。

为认真实施“乡村畅通”工程,今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乡村畅通工程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工作目标、资金来源、考核办法等,使农村公路工作开展起来有目标、有标准、有办法。建立了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公路建管养各项工作的联动机制。全县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农村公路乡级管理站,建站率100%,实现了按本级本年度财政公共预算收入的1.5%列支小修保养资金,2014年县财政列支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857万元,上半年已经到位430万元。

与此同时,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奖励资金,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重奖,对管理不到位的部门进行重罚。农村公路工作作为全县的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作,纳入了各乡镇党委、乡镇政府观摩评比范围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实行绩效考核,按月逐项计分综评。

每年年底,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会同各个单位对农村公路工作目标完成、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检查、评比、排名,实施奖励。

郭楼镇镇长孙留喜告诉记者:“我们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镇政府在财政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拿出12.9万元搞农村公路养护。”郭楼镇党委副书记、镇农村公路养护站站长石奇峰说:“县委、县政府督察局不定期组织检查,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工作开展不力、进度缓慢、质量不高的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改正。”记者在平舆县人民政府77日发的一份全县上半年农村公路综合整治活动开展情况通报上看到:71日,县政府召开农村公路综合整治动员会之后,行动较好的乡镇有高杨店、李屯、王岗、郭楼等。

由于政策对头,措施有力,动员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支持并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对春天的渴望,由过去“要我修路、要我护路”转变为现在的“我要修路、我要护路”。

郭楼镇前店村党支部书记苏畅说:“听说修路、培护加宽村道路肩,群众的热情都非常高涨,他们自愿出义务工,盼着道路早日建成,盼着道路平坦宽敞。”

为民致富架“金桥”

公路通了,收入多了,脑筋活了,面貌变了,是平舆县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带给农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平坦、整洁的公路修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带动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孙留喜说:“农村优越的交通条件,掀起了土地流转的热潮,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我们镇陈集村、高坪寺村等先后流转土地200多亩搞特色农业种植。”在平舆县郭楼镇前店村的农村公路上,苏畅说:“我们村先后流转土地600亩种植经济作物,还建有高标准良田和土地平整项目。”

农村公路畅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方便,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平舆县进一步调整富民思路,以农村公路为载体,带动百业兴旺,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呈现公路通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率先富裕起来的景象。当年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变成了平坦的致富路。农村公路如彩带飘在房前屋后,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欢快地驶出村庄。

平舆县庙湾镇赵庄村的吴志国说:“过去,遇上阴雨天,黄花菜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在地里。如今,公路修到了地边,客商就能开车到地里拉货了。”

道路畅,财路通。该县依托便捷的农村交通网络,特色种植业发展迅速。瓜果和无公害蔬菜种植近30万亩,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国家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河南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温棚蔬菜生产大县,无公害黄花菜年种植面积1万亩,是全国三大黄花菜生产基地之一,豫南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2013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7.5元,较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7439元,较上年增长13.1%

农村公路“乡村通畅”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平舆县农村交通的现状,打破了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福音。“开展‘乡村通畅’工程主要目的就是让老百姓有安全、便捷、舒心的出行环境,让家门口这条路能够平坦起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干的工作 。”平舆县县长张怀德在全县农村公路综合整治活动推进会上如是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