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12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冰河救人的“英雄大叔”李国喜

发布时间:2014-11-12 08:31:03  

记者 胡殿文

人物名片李国喜,男,汉族,19549月出生,遂平县褚堂乡屈庄村李庄组人,1978年至2006年先后任李庄组会计、组长,生前在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有限公司制浆车间蒸球工段务工。2012117,李国喜因救三名落水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26月,李国喜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授为烈士。

英雄事迹感人至深

201211758岁的遂平县褚堂乡农民李国喜在上夜班途经孙沟河桥时,发现附近村民张景凤母子三人不慎落入桥下河中,他奋力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施救。在路人的帮助下,张景凤等三人获救,李国喜同志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国喜的事迹经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有100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和跟进报道,掀起了一股“学英雄、爱英雄”的文明之风,很短时间内,网友评论和跟帖超过20000条。

201224,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救人的事迹非常感人,中央媒体要深入采访,深度报道,网上宣传也要加大力度。请很好策划,成为当前道德风尚宣传的亮点。” 2012213,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作出向李国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2224,人民日报刊发《跳进冰河舍己救三人李国喜:见义勇为筑起丰碑》一文后, 社会各界纷纷表示, 李国喜的英雄壮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人格力量是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精神力量。

《好人李国喜》网上受热捧

李国喜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感动和激励着许多人。为了让英雄的精神更好地传递下去,遂平县惠民越调演出有限公司将李国喜的英雄事迹写成剧本《好人李国喜》,后经多次修改、排练,最终被搬上舞台。

201496,该剧在上蔡县黄埠镇蔡埠村文化大院公演时,闻讯从北京赶来的中国越调网络记者和河南电视台戏曲频道记者进行了现场录制,后期制作成为越调成品戏《好人李国喜》。该剧目已于今年910日上传至中国越调戏曲网主网页,点击率10多万人次。

为扩大该剧目的影响力和辐射度,中国越调戏曲网又准备将《好人李国喜》上传至百度主网页,力争将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讲英雄故事品人生追求

李国喜是天中大地孕育出的优秀分子,是天中人民的骄傲。网友“飞天”发帖说,李国喜的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大义、大仁、大气的优良传统,树立驻马店人“爱岗敬业、善良勤劳、侠肝义胆”的良好形象。

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李国喜平时没有豪言壮语,但面对素不相识的落水群众,顾不得脱下棉衣,便跳入冰河救人。在成功救出张景凤及其儿子后,他的棉衣已经湿透、手脚已经冻僵,在水里每动一下都很困难,可他仍转身再一次跳入水中拼尽全力去救张景凤的女儿,手脚冻僵了,体力不支了,就用头将落水女孩顶出水面,直到用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力量。有一种救助叫本能,有一种壮举叫奋不顾身,这些品质在英雄李国喜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演绎。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担任村民组会计、组长的20多年工作中,李国喜为群众操劳奔波。当农村大旱时,他自掏腰包请人打井,为村民解饮水之困;当桥梁坍塌时,他运来石头、砖渣把桥垫好。就在他牺牲的当天上午,还给村支书说为村里争取一些打井、修桥的项目资金。在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有限公司5年多的工作中,他早来晚走、任劳任怨。

乐善好施、扶弱济困。李国喜把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价值观自觉诉诸行动。五保老人张李氏体弱多病,生活中打水等事情都由李国喜帮办。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尽管自己家庭也不富裕,但他一次就捐款500元。面对别人的不解,李国喜认真地说:“‘75·8’大洪水我们遭难时,全国人民都伸出援手,现在人家有难了,咱也该尽一点力。”质朴、善良、仁义这正是驻马店人的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