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科技服务社就是好,为俺种植双孢菇提供全程服务,今年我这一个棚就增收5000元!”西平县环城乡道庄村菇农胡振江谈起科技给他带来的甜头,笑得合不拢嘴。像胡振江一样,西平县有1.8万农户品尝到了县里科技兴农的甜头,走上了致富路。
西平县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县上下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事业单位为主体,形成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社的农资服务网络;以农民技术员为主体,形成了辐射千家万户的示范推广网络,基本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服务网络。
该县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农业新品种200多种、新技术和成果60多项、栽培和改良新模式10多种,培养了一支扎根农村、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科技队伍。特别是在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中,他们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科技人才和农村“土专家”、“田秀才”,急农民之所急,产前当好宣传员、组织员,产中当好技术员、服务员,产后当好信息员、推销员,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同时,该县还十分重视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各乡村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建立了示范乡、示范村,并根据农户的种养加特长扶持示范户。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乡农技学校及村科技服务室为依托,组织农业、水利、科技等部门的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科普讲师团”,巡回各乡、村传授科技知识。每年累计举办各类专业技术推广班148期,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