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25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无边 老母亲捐肾救子

发布时间:2014-08-25 12:12:52  

虽然已过去3年多了,但一提起为儿子捐肾的事,今年69岁的西平农民崔玉英仍毫不犹豫地说——

“只要能救回儿子的命,我死也值得”

记者 邹冬梅

511,由驻马店市妇联、驻马店日报社、河南东方天中伟业集团公司联合开展的“弘扬太任文化,寻找天中最美母亲”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太任故里——平舆上河城举行。3年前舍肾救子、情感天地的西平农民崔玉英光荣地站在了领奖台上,她用博大无私的母爱再次赢来鲜花和掌声,同时也诠释了一个母亲面对厄运而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和坚强善良的精神风貌。

日前,天气闷热。10时许,记者来到距西平县城约两公里的小村西平县环城乡于芳村。几经打听,终于见到了刚从县城卖菜回到儿子李贺均家的“天中最美母亲”崔玉英。看着正在屋里玩耍的一个3岁男孩,崔玉英高兴地说:“这是我的重孙。农村男孩结婚比较早,我早已做了太奶。”脸上现出欣慰和满足,四世同堂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现在身体很结实,每天种菜、卖菜,干些家务,照看重孙,感觉生活很幸福。就是儿子贺均不能干重活,每天只能到县城干些轻活,挣些钱贴补药费。”崔玉英满脸慈祥地看着坐在身边的儿子李贺均说,“贺均手术后身体恢复得也不错,但每天要花300多元药费,每隔3个月还得复检一次,复检费得六七百元,每年医疗费下来就得好几万元,要不是农村有新农合能报销一部分,负担就更重了。”

厄运降临 儿子被诊断为尿毒症

45年前,母亲崔玉英赐予儿子李贺均生命。3年前,身患尿毒症的李贺均处在生死边缘,66岁的崔玉英捐肾救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崔玉英共有三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老两口的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甜蜜。李贺均今年45岁,是崔玉英的二儿子。2010年初春,李贺均在县城打工时经常感到头痛,低烧不退,浑身无力。西平县人民医院给他检查后,怀疑他肾功能衰竭,建议他到省医院复检。李贺均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查,被确诊为尿毒症。据医生介绍,这种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换肾。换肾不但医疗费用需要20多万元,而且还要等合适的肾源。

自从崔玉英知道儿子的病情后,就再也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给李贺均治病,家中的积蓄很快被花光。看着年迈的父母与正在上学的孩子,李贺均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一次李贺均背着家人让医生给他开安眠药。母亲知道后,把他责怪了一顿。她眼含泪水,抱着病床上的儿子说:“贺均啊,娘都快70岁了,还不想死呢。你还年轻,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娘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想法把你的病治好。”

大爱无边 老母亲捐肾救子

为了救儿子,父母亲都积极做换肾配型检查。经过配型检查,母亲崔玉英的配型与儿子适合,符合手术的基本要求。闻讯后,李贺均悲喜交加:若接受手术,他将获得新生,但从66岁母亲身上摘除一颗鲜活的肾,让他感到内疚和不安。崔玉英感觉到了儿子的担忧,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你是娘的心头肉,没有你娘活着还有什么盼头?你要好好治病,别担心我。”

2010年的冬天,李贺均的病情恶化,再次被送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告知需要马上换肾。母亲听说后,立即赶到医院。2011113,这是个让李贺均终身难忘的日子,母子俩同时进了手术室,母亲用自己的肾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采访时崔玉英对手术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并给记者讲了一个手术时的小插曲:医生和护士看到她年纪较大,怕她害怕,就想搀扶她上手术台,可她说她不怕,为了救儿子的命她死也不怕。于是她就自己上了手术台,令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吃惊。

几年来,崔玉英捐肾救子的事迹感动着乡邻、感动着社会。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乡邻带着礼品前去探望,褒奖有加,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多次登门慰问。西平县政协主席王梅军带领县红十字会、县妇联会及环城乡有关负责人看望崔玉英时,将自己题写的一幅 “母爱如天”匾牌送给她,以表达对这位无私母爱的深深敬意。

面对“天中最美母亲”这一荣誉,崔玉英眼含泪水激动地说:“感谢社会对我的关爱。作为母亲,我只是做了对儿子该做的事,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我都会和儿子一起坚持走下去的。”

看到母亲说到动容处,看着母亲满头花白的头发,不善言谈的李贺均对记者说:“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不会辜负母亲及全家的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