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平县总工会到县区各企业以及环卫、交通等部门,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为高温天气坚持工作的一线职工们送去价值3万余元的遮阳帽、毛巾、矿泉水、风油精等防暑用品。 通讯员 牛齐瑞 于洪涛 摄影报道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田春雨)地变净、路变宽、灯变亮,功能日益完善、设施更加齐全、生态更加优美,如今的嫘祖故里西平越来越吸引投资客商的眼球……近年来,西平县紧紧抓住建设中原经济区和“一城两区四基地”的宝贵机遇,统筹推进“三线三区”建设,坚持功能提升与产业支撑并重,进一步完善城市硬件,优化政务软环境,城市建设提质加速,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焕然一新的嫘祖故里正凸显招商引资“洼地效应”。
完善硬件,打造优质“名片”。按照建设行政服务、商贸物流、文化娱乐、生态休闲四个功能区的定位,该县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拉大框架,确保城镇化建设有计划、有重点、有突破,出亮点、出形象、出效果。积极改造升级旧道路,完善配套设施,形成东西衔接、南北贯通、宽敞宜行的城区道路交通网络。同时,在城区各主干道设置交通标志牌、文明警示牌和信息宣传公示栏,城市公用照明率明显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平方米,对城市管网进行高标准升级改造、扩建,排污防汛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硬件环境的日益完善,嫘祖故里西平的名片更具含金量。
优化软环境,形成投资“磁场”。该县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配套功能等这些硬件的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催生投资“磁场”。该县牢固树立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好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思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优化投资软件。优化政务环境,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三提前”服务制度、项目建设联审联批制度、项目建设例会机制和“三级督察、三步问责”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扰乱项目建设和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法行为,优化法制环境,让投资者放心、生产者安心、经营者舒心;优化服务环境,每季度召开一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公众评议职能部门活动,切实做到言而有信、服务有情,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亲商、重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今年上半年,该县先后有自动化畜牧机械生产基地项目、嘉源新能源太阳能LED植物生长灯项目、金尊送话器(MIC)生产线项目、立兴食品项目等21个超亿元项目落地生根,其中涉及工业项目14个、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个、商贸项目3个、社会服务项目1个。